竞技风暴

里皮胜利遵循“米兰路线” 红黑双塔成为划时代组合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19日16:42 《足球·劲体育》

  特约记者王庆报道 里皮严格按照贝阿尔佐特的路线走:首战失败,到美国留下两场平局,大范围起用新人(里皮用了61个,比冠军教练还多3个),为的是祈求在大赛中的好运。现在就连对爱尔兰的友谊赛也空前相似。意大利上次打爱尔兰是1985年,2比0胜,罗西和阿尔托贝利两个米兰前锋进球。惊人相似,本场也是两个米兰人进球,只不过一个前锋换成一个中场。

  吉拉-波波组合划时代

  “米兰化意大利不知道友谊赛为何物”,《米兰体育报》的标题清楚说明了本场国家队的特点。米兰5人首发,这在里皮国家队还是第一次,在蓝衫军团历史上也很少有。众所周知,尤文向来是大头,1933年波佐率队打匈牙利和1978年贝阿尔佐特打世界杯后三场,都曾派上9个尤文人,1982年世界杯是6个尤文人。里皮执教后产生了“巴勒莫帮”一词,主场和冰岛踢平的比赛有5个巴勒莫人首发。客场平挪威的世界杯外围赛,内斯塔有伤走掉,加图索停赛,球队只有皮尔洛一个米兰人,米兰影响力达到低谷。

  本场的米兰帮形成,得益于吉拉和波波两人夏天的转会,两人组合也成了最大的看点和最大的疑团,意大利人说“这是对奇怪的组合”。近50年国家队历史,只有比恩和卡尔雷托·加利一对米兰锋线组合出现过,而后米兰只在后卫上出彩,萨基时期基本是个米兰防线,巴雷西、马尔蒂尼、科斯塔库塔,现在又有个内斯塔。马萨罗、西蒙尼、巴乔、因扎吉不同时期进入国家队,但都没俱乐部搭档。吉拉-波波组合算是划时代的一次配合。

  用他们俩再加一个边锋,说明里皮对皮耶罗打第二前锋的不信任。吉拉基本确定了主力中锋位置,即使卡萨诺回归,也是抢走维耶里的位置。因此,本场维耶里表现格外卖力,他扮演的是第二前锋,准确地说是右边前锋的角色,和皮耶罗左路呼应,多次回撤拿球创造机会。这应了安切洛蒂对两人的评价:“波波是回撤支撑队友的那种,吉拉是靠在对方后防线上倚住对方的那种。”

  全场维耶里机会多于吉拉,刚开场不到2分钟,皮耶罗传中,但维耶里没能形成射门。第10分钟,还是皮耶罗传球,准确到了门前波波脚下,大家都以为波波会打破去年4月28日巴乔告别赛时开始的进球荒(1比1对西班牙),把国家队进球数上升到23,追平好友因扎吉,咬紧24球的皮耶罗,但爱尔兰门将吉文坚决说不。第29分钟,维耶里最精彩的表演,内斯塔长传,波波停球,左脚凌空抽射击中横梁,这个球的过程比两个进球还精彩,此前冷漠的主场观众逐渐开始为意大利鼓掌。

  米兰帮表现冠全场

  波波没进球,代替他的是米兰队友皮尔洛,一次角球禁区内混战后,球被打到禁区外,皮尔洛右脚抽射。典型的皮尔洛进球,上赛季米兰对帕尔玛和亚特兰大都是这种方式。皮尔洛打进了国家队第一个运动战进球,也是第4球,前3个都是直接任意球,一个给突尼斯,两个给苏格兰。

  吉拉圆满完成任务,他不需要时常出现,一下就够了。第10分钟皮尔洛破门前,他接卡纳瓦罗的摆渡射门,球在门线上被挡出,电视回放也看不清楚球是否过线,吉拉当时就抗议,但不了了之。第31分钟,接皮耶罗助攻用两次射门得手,不很精彩,但意义重大。此前,他在国家队进的两球,都是单箭头时进的,对白俄罗斯是托蒂在身后,对俄罗斯是埃斯波西托和兰杰拉在两边,所以有人怀疑他在与另一前锋配合时不会出彩,现在不用怀疑了。

  吉拉、波波首次组合宣告成功,都被《米兰体育报》给了6.5分的高分,仅次于全场最佳皮尔洛。安切洛蒂和老贝该高兴,里皮帮了他们大忙。场上配合不错,吉拉表示:“我们在一起训练就很好,波波的跑动能给队友创造很多机会。我们互相寻找,也都找到对方。很遗憾,他没能进球。我跟他的竞争是绝对健康的那种。”针对总理对卡萨诺发出邀请,吉拉表示:“卡萨诺来?我们不缺第二前锋,卡卡可以胜任。”

  里皮没有提到米兰帮这个敏感话题,不过赛后首先表扬了两人:“皮尔洛早就是国家队最稳定的因素。维耶里有很强的反弹欲望,他瘦多了。对他们俩来说,出成绩的日子也不多了。”下半场吉拉下场,亚昆塔打第二前锋,维耶里突前,波波没什么表现,和全队的下滑有关,但也能看出他和吉拉的默契已在不知不觉间找到了。两人在米兰打了两场比赛(在美国),谢瓦归队后两人先后出场,他们俩配合成功给了安切洛蒂一个保证。


  爱问(iAsk.com)
  AC米兰 相关网页约3,670,000篇。


 

评论】【足球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