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丁车是F1车手的启蒙”
F1赛事已经在上海举办了7年,鲜有中国元素的存在。昨天,《F1速报》杂志在上海宣布将于今年上半年举办上海高校卡丁车赛,并筹备全国青少年卡丁车赛。唯一和中国有关的华裔车手董荷斌说道,“现在F1比赛中还没有中国车手的身影,希望像青少年卡丁车赛等赛事越来越多,在上海站下一个7年里,可看到中国车手的身影。”
言传身教,入赛车大门得有肌肉
董荷斌是目前F1联赛里唯一的中国面孔,也是第一名华裔车手。虽然仅是雷诺车队的第三车手,目前主要工作是测试赛车,但对身体条件的要求跟一线车手是一样的。
半个多月前,雷诺车队2号车手库比卡因车祸受伤,董荷斌就曾成为接替的第一人选,但由于赞助商等原因,他未能成为比赛车手。“我当F1车手的目标已经实现了,”汉语不太流利的董荷斌用英文说,“现在我又有了新目标,而且必须按一线车手的标准要求自己。”董荷斌对本报记者表示,即使想从卡丁车入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必须的,“我现在每周做4次锻炼,一般是早上跑步或者骑车,中午练力量,保持肌肉。”因头盔很重,比赛时过弯道,头部要承受离心力的作用,脖子必须强壮。“学开卡丁车,可以让喜欢赛车的人们对这项运动有初级的了解,赛车驾驶经验也能得到很好的积累。”
从零开始,卡丁车这关得先过
F1上海站从2004年至今已经举办了7年,尽管经营收益不高,还经常赔钱,但前段时间上海站与F1再续7年合约。过去的7年里,中国也已经有了一批专业的车迷,但是同欧洲各国在赛车氛围上的差距仍然不小。而且,国内没有GP2(比F1低一级)和F3(三级方程式)等赛事,车手的培养体系尚不完善。
“欧洲有多年的积淀,各级别的赛事,体制也很完善。”董荷斌介绍道,“不过,卡丁车是基础中的基础,我14岁开始练习卡丁车,F1车手中绝大部分都是从卡丁车赛道上成长起来的。”目前,F1上海站要想赚钱,光靠门票、媒体和车迷,是远远不够的。F1赛事中,仍然缺少中国的标志性元素。
“通过全国青少年卡丁车赛的持续举办、完善,以及培养体系同欧洲接轨,还可以让车手们到欧洲参赛。未来的10-20年内,F1的赛道上很有可能出现中国车手。”董荷斌说。特派记者 郑乔 上海报道
Sourc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