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体坛:汉密尔顿“气场”过大 与迈凯轮关系越发微妙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4月02日10:24  体坛周报

  特约记者罗乐报道   2010赛季F1共19站大奖赛中包含四个背靠背,本周末的马来西亚站与上周末的澳大利亚站构成了赛季首度“背靠背”。12支车队的各路人马陆续从墨尔本直奔吉隆坡,带着在澳洲积攒下的纷争与悬念,马不停蹄投入到赛季第3站鏖战中。

  汉密尔顿显然是澳洲站“气场”最大的人。在公开批判车队战术糟糕透顶之后,小汉与车队官员的关系越发微妙——尤其是迈凯轮领队惠特马什。作为前任老板罗恩·丹尼斯钦点的接班人,与丹尼斯铁腕治军的原则不同,即将度过52岁生日的惠特马什被坊间誉为儒将,他这次能否“以理服人”令人关注。墨尔本总结会上,惠特马什并未向汉密尔顿反馈以“诚挚的道歉”,而是有图有真相地向汉密尔顿说明了对轮胎磨损程度的担忧,进而证明“车队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有鉴于此,汉密尔顿在媒体前有所收敛,表示了“理解”并“为巴顿的夺冠而开心”,可人心隔肚皮,遥想当年阿隆索也是在星星之火的积累后爆发,最终燎原。

  丹尼斯留给迈凯轮的原则就是为车手激发出全部潜力提供服务,如此一来惠特马什就要面对诸多问题:银箭新掌门会在未来屈服于汉密尔顿吗?还是告诉汉密尔顿,“我才是老板,你只是车手”?于是,马来西亚的汉密尔顿在比赛中势必会成为焦点,他是否会像巴顿一样自作主张?或者说,当迈凯轮通知他“进站”时,车迷是否会听到“NO”的回复?在围场比小汉多混了7年的巴顿已经用澳大利亚的“自主”告诉了汉密尔顿:不唯书、不唯上有多么重要。

  汉密尔顿的亲身遭遇在告诉人们,排名靠前的车手哪怕是轮胎磨得都没了,硬撑也要“赖”在赛道上而不会去选择2次进站换胎。那么,在马来西亚的56圈比赛(澳大利亚站58圈)中,有几个车手敢于2停进站、上演疯狂飙车的好戏呢?

  相比于汉密尔顿,维特尔的火气理应更大,可德国小将却并未大动肝火——或许从去年开始,他就对赛车频频发生不可思议的故障而无奈了。论起绝对实力,舒马赫、阿隆索、汉密尔顿这些头牌人物无不对红牛RB6赛车挑起大拇指称赞,可论稳定性连红牛人自己都要在赛前做N遍祷告。继巴林站因罕见的引擎火花塞出问题之后,澳洲一役维特尔又因左前车轴和车轮间扭转力丧失而功亏一篑。“维特尔明明可以两战两胜的!”连舒马赫都替小兄弟惋惜。在马来西亚,RB6是否又会浮现新阿喀琉斯之踵呢?

  谁来撼动4大车队8大车手依旧值得期待。澳洲站库比卡扮演了一回打虎英雄,斜刺里杀出登上了领奖台,不知马来西亚的黑马又会姓甚名谁。天气或许会成为左右正赛走向的一大要素,雨战给了车队之间斗智斗勇的可能,艰难的比赛环境也令车手失误的概率陡增——这是F1管理者希望看到的——天气的晴好程度在2010年貌似与F1的精彩程度成为了反比关系!

  1比1,一场昏昏欲睡的巴林站和久久不愿忘怀的澳大利亚站,给了F1新规则喘息之机。按照F1总裁伯尼的说法,革命性改变需要等到2011年了,无论FOTA(车队联盟)是否还会再提出自己的“车队版规则”,马来西亚站的进程无疑将是双方辩论的论据之一。诸如舒马赫这般“舆论领袖”的意见举足轻重。车王在澳洲就曾与阿隆索发生过“文斗”,转战马来西亚,以查理·怀汀为首的F1干事们是否介入比赛,给各车队来个指导性原则?亦或是继续袖手旁观,令车手之间再度爆发口舌之争,将口水战推向媒体头条?

  一切问号将在雪邦拉直……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10F1马来西亚站专题 

更多关于 汉密尔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