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记者 马晓峰
人类的极限在哪里,在丰衣足食以后,挑战自身极限成为了一批批勇士前仆后继,用生命去探讨的课题。热气球、滑翔伞、珠穆朗玛峰、横跨海峡、美洲杯帆船赛……上天入海,人类用生命的极限拉近着与大自然的距离。达喀尔堪称是极限运动的佼佼者,自1979年第一届达喀尔拉力赛开始至今,赛程的全程跑完率只有38%。几乎每年都会有勇士在比赛中丧生,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
达喀尔拉力赛以赛段的困难而闻名,有“跑完全赛程者均为胜利者”一说,可见赛事的艰辛程度。达喀尔拉力赛以严酷的大自然为对手,驱使人类自身的全部智力、体力和精力进行挑战,被称为“世界上最艰巨的充满冒险精神的汽车赛程”。
其创始人泽利-萨宾说过:“我可以带你一起去敲击冒险之门,但打开这扇向命运挑战之门的是你自己。”对于冒险家来说,行走在生与死的边缘是最刺激和充满挑战的。尽管命运之门后等待自己的很可能是死亡,但达喀尔的魅力依旧感染着一代代车手奋不顾身。算上昨天的那位不幸罹难的女观众,已先后有54人在这项赛事中不幸罹难,其中有车手、工作人员、记者和观众。在这一长串的死亡名单中,还包括赛事的创办者萨宾。萨宾曾经说过,自己希望死后要安葬在达喀尔的赛道上,而他最终亦“如愿”,可以永远守护这一个世界上难度最高、最危险的拉力比赛。
1988年是达喀尔拉力赛十周年,但也是达喀尔最黑暗的一年,在本届比赛中,由于各种的意外,加上车手、车迷及相关人员一共被夺走了6条生命。在2005年第27届达喀尔拉力赛中,一位年仅5岁的小女孩趁父母不注意的时候跑到了马路上,不幸被赛会的救援车撞到,她亦成为了达喀尔比赛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位牺牲者。
此外,赛场外的达喀尔也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达喀尔拉力赛在2008年遭到了非洲恐怖主义的威胁而被迫取消了全程比赛,2009年达喀尔拉力赛暂时离开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转战更具神秘色彩的广袤的南美大陆。
不能给赛车随便加油,一经发现即被判出局;马拉松段要求车手全天驾驶,中途不许停歇,而且不允许有补给和维修车队跟随;每名车手每天只能“享用”赛事组委会规定的几个三明治和几瓶矿泉水。达喀尔对车手的要求可以用“苛刻”来形容。在今年的比赛中,车手们还要穿越传说中世界的“旱极”,这个地区在历史上曾经有过91年未曾降雨的纪录,气温高达53摄氏度。
今年,共有创纪录的12名中国车手和领航员参加比赛。我们不奢求他们能取得怎样的成绩,只求每个向死亡挑战的勇士,能平安而归,只求阿根廷别为达喀尔而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