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FIA与FOTA唱对台戏始末:有商业就会有利益冲突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6月23日08:06  足球-劲体育

  众所周知,F1是一项高度商业化的运动。有商业就会有利益冲突,由此,F1的商业运营权和竞技管理权开始分离,而这也是F1利益斗争的开端。

  车队与FIA之间的斗争,最早可以追溯到1974年。当时,随着F1逐渐由一项爱好赛车的有钱人随便玩玩的游戏转变为商业,F1车队开始向国际汽联(当时名为FISA)要求更多的商业利益,并为此成立了F1赛车制造商协会(FOCA)。到了1978年,FOCA的总裁换成了后来赫赫有名的人物,时任布拉布汉姆车队老板的伯尼·埃克莱斯顿。经过一系列的斗争,FOCA最终在1981年3月通过《协和协议》的产生争得了就电视转播收益展开谈判的权利,这也是如今伯尼旗下的F1管理集团(FOM)的雏形。后来在莫斯利于1993年就任FIA主席之后,FIA在1995年正式将赛事商业管理权转交给了FOM,这也正式标志着F1商业运营权和竞技管理权的分离。

  毋庸置疑,没有FOM和FIA的共同努力,就不可能有如今F1赛事的繁荣:两个机构一个分管商业推广,一个负责竞技领域的组织和监督,相得益彰。但随着F1的发展,在进入21世纪以来,伯尼和FOM在F1赛事中开始要求更多话语权,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分站赛的设置:出于商业前景考虑,奥地利、圣马力诺、加拿大、法国等许多有深厚传统和高技术含量的分站赛被陆续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花钱更为大方的中东和亚太地区比赛。同时,伯尼还时不时地会把自己的影响力延伸到竞技领域。例如在2005年的美国大奖赛期间,使用米其林轮胎的七支车队要求临时修改赛道,否则将拒绝比赛,但FIA坚决否决了这一无理要求;当时伯尼就曾出面充当和事佬,试图说服莫斯利做出让步,但最终后者还是不为所动,最终使得场上出现了只有六辆赛车进行比赛的奇特场面。

  不过,在全球经济繁荣,F1也随之繁荣的情况下,FIA和FOM之间的明争暗斗还只是小打小闹;但在如今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双方之间的矛盾就显得更加突出了:为了在经济危机中保持F1运动的稳定发展,FIA正想方设法削减赛车运动的成本,但FOM的目标则是实现赛事商业价值的最大化,这又势必要求加大投入。在今年,双方的投入甚至被直接摆到了赛道上:今年起,FIA组织了名为F2的新赛事,以低成本为标杆与伯尼所辖的传统F1次级联赛GP2赛事抗衡。在F2于今年5月底举行了揭幕战之后,莫斯利更是曾经直言称,F2完全可以成为F1的次级联赛。

  就在FIA和FOM的对台戏唱得正热闹时,与这两家管理者争权夺力的组织又多了一家:FOTA。

  任何协议都会面临到期和续约的问题。这样一来,1981年的《协和协议》造就了FOM,却也在20多年后它面对续约问题时制造出了FOM和FIA的另一个对手。

  《协和协议》是确立F1比赛基本原则的协定,它规定了车队参赛,以及分享电视转播提成和奖金等收入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堪称F1的“宪法”和立赛之本,例如FOM的前身,F1推广与管理集团(FOPA)就是于1987年根据《协和协议》的原则而成立的。但与此同时,伯尼在当时也已退出了布拉布汉姆F1车队的经营和管理。换而言之,他已由车队利益的代表转变成整个F1商业活动的经营者。这样一来,F1各车队就很自然地想成立新的组织来代表自己的利益。

  在早期的F1比赛中,参赛的绝大多数都是私人独立车队,在FIA面前没有多少发言权,只能唯命是从;但自从上世纪末以来,雷诺、丰田、本田、宝马等汽车厂商相继进入F1,这些财大气粗的汽车厂商向FIA和FOM要求更多的权和利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大了。一个例子,有统计数据称,F1的无形资产大约价值35亿美元,FOM每年的收入高达4亿美元以上,而税前纯利润也高达2亿多美元,但伯尼只把其中的一小部分分给了车队,这自然引起了靠大把烧钱维持竞争力的厂商车队的不满。而在与FOM争利的同时,厂商车队还要与FIA争权,也就是竞赛的管理权,或者至少是更多话语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厂商车队的“分裂”之举开始浮出水面了。

  厂商车队和FIA、FOM之间的争斗仍然要归结到《协和协议》上:1997年续签的《协和协议》将在2007年到期。在这样情况下,为了给续约谈判增加筹码,法拉利、奔驰、宝马、雷诺、本田和丰田六大汽车厂商开始酝酿于2004年脱离F1,自行组建大奖赛世界锦标赛(GPWC)。不过,后来各大汽车厂商相继接受莫斯利和伯尼的“招安”,GPWC也改名为大奖赛汽车制造商委员会(GPMA),并将其宗旨由分裂F1改为促进F1的改革。

  但是,FIA和FOM始终没有承认GPMA的合法性,因此也拒绝与之进行任何接触。然而,《协和协议》依然要面临到期续约的问题:现行的《协和协议》只在1997版的基础上续签了五年,也就是在2012年就将到期。于是,为了在续约谈判中争取更多权力和利益,各车队试图用“一个声音”说话,于是就在去年7月成立了FOTA。和GPMA相比,FOTA得到了FIA的承认,而且在成立时包括了所有的10支车队。不过,FOTA归根到底依然是GPMA的延续,其宗旨也不外乎两个:一是向FIA争权,二是向FOM争利。

  反对“预算帽”和“双轨制”只不过是厂商车队的借口而已,它们永远脱不开“烧钱情结”。

  现在,在FOTA还不到一年的情况下,它旗下的8支车队(威廉姆斯和印度力量被中止了会员资格)就再次拾起了当年GPWC的那一套:闹分裂。而且和上次相比,FOTA似乎更理直气壮:原因是FIA要在明年推行每年4000万英镑的“预算帽”规则,而且还搞双重标准,即接受“预算帽”的车队可享受到研发不受限制的特权,反之研发将受到极大限制。为此,包括法拉利在内的多支车队发表声明称,如果没有统一、严肃的比赛规则,它们就将退出F1。

  法拉利等车队的理由很容易引发外界的支持:如果一项比赛采用两套不同的规则,那么比赛的公正性就会被打上问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FOTA在与FIA的谈判中提及“双轨制”的频率越来越少,这也显露了FOTA的真实意图:作为财大气粗的汽车厂商,它们根本不愿意F1中出现“预算帽”这样一件东西。FIA之所以推行“预算帽”的计划,其直接原因自然是针对近年F1烧钱越来越厉害,而且全球发生经济危机的客观现实:FIA有义务确保F1比赛在健康的经济环境下进行,并且让F1让更多的独立车队“玩得起”。但厂商车队可不这么认为,它们会觉得“预算帽”就是冲着自己来的:近年来厂商车队之所以能够一统F1,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在赛车上砸下的银子比独立车队多。如果推行“预算帽”,那么它们烧钱搞研发的优势就会丧失殆尽;或者,如果不接受“预算帽”协议,其研发就要受到严格限制。这两种情况都是厂商车队难以接受的。

  可以想见,只要FIA坚持“预算帽”规则,即便不搞“双轨制”而是强制统一实施,厂商车队也会闹出“退出”风波。这一点在FOTA和FIA双方进行谈判时互相提出的条件中就可以看出:FOTA曾经拟出过一系列削减比赛成本的计划,法拉利领队多梅尼卡利表示,这些方案可以在不实施“预算帽”的前提下达到削减成本的目的;而莫斯利则曾经公开提出,如果FOTA愿意在2011年接受4000万英镑的“预算帽”,则2010年可以暂时实行1亿欧元的“预算帽”作为过渡。但是,双方都互不接受对方的条件,这足以证明厂商车队始终不愿放弃大把烧钱的权利。

  如果无利可图,就算FIA不实行“预算帽”,厂商车队还是会考虑退出的。

  在推出“预算帽”规则时,莫斯利曾说过一句道破天机的话:“我不相信‘预算帽’会使得厂商车队退出F1———难道它们会因为能够省钱而放弃吗?”可见,促使厂商车队动了退出念头的问题不在于“预算帽”本身,而在于“预算帽”会使它们失去竞争力。正如原米纳尔迪车队的老板斯托达特说的:“大车队一年的开销达到4亿,而小车队只有4000多万,我们如何指望十倍的差距产生同样的竞争力!?”

  除了争夺好成绩外,厂商车队参加F1的最终目的还是要给自己的汽车品牌打广告,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卖车赚钱。对厂商来说,一旦无利可图,它们所参与的赛车项目就没有利用价值了。本田之所以在去年底退出F1,其实就是因为缺钱。而现在,参与F1八年来从未夺冠的丰田,以及销量直线下滑的雷诺都随时有可能退出F1。这充分证明了厂商车队参与F1,打的完全是“经济算盘”。而威廉姆斯和印度力量独立车队则不然:作为专门的F1车队和赛车企业,赛车就是它们的全部。不要忘了,威廉姆斯老板弗兰克爵士当年曾经为了建设新风洞而不惜卖掉自己的私人飞机———你能想象宝马或者丰田为了提高F1车队的成绩而卖掉自己的哪怕一间厂房么?

  除此之外,当FOTA旗下的8支车队在于5月底报名明年的F1时曾经提出过两个条件,一是要求《协和协议》在6月12日之前续签,二是要求FIA制定配自己口味的规则。规则的问题权且另当别论,但它们提出的关于《协和协议》的要求则充分证明了,此次“预算帽之争”的实质归根到底还是要钱。由于当时距离6月12日的2010赛季参赛车队名单发布只有不到半个月,因此如果FIA和FOM同意在此前续签《协和协议》,那么谈判的主动权势必将掌握在FOTA手里,而FOTA也将会有机会争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对此,老谋深算的莫斯利自然心知肚明,他明确拒绝了FOTA的条件。而且莫斯利也很清楚,没有FIA的组织和FOM的推广,FOTA自行组织比赛几乎不可能。

  不过,虽然莫斯利已经一再表示F1不会真正出现分裂,但现在“预算帽”问题的斗争形成了僵局也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下,此前一直没有什么实质性举动的伯尼和FOM终于要出面了,身为F1运动商业掌门的伯尼上周末表态说,希望目前的争执尽快结束:“我们将会尽快结束目前的局面。我相信,所有人都应该明白:大家应该合作而非对立。”不过FOTA并没有要罢休的样子。布朗GP老板,也是FOTA的技术负责人罗斯·布朗21日表示,FOTA即将正式开始筹办新比赛。看来,这出“分裂”风波还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上周末,就在F1英国大奖赛紧锣密鼓地展开的同时,由八支现役F1车队组成的F1车队协会(FOTA)却在上周五抛出了一个超级炸弹:由于国际汽联(FIA)拒绝就预定于明年投入实施的4000万英镑的“预算帽”问题做出让步,FOTA将“被迫”于明年脱离F1,自行组建新赛事!消息一出,举世震惊。一向被人津津乐道的世界四大体育赛事之一的F1,怎么仅仅因为一个“预算帽”事件,就演变成如今要分裂的局面了?车队与FIA之间,为什么就始终无法达成和解?

  阿隆索:与车队共进退

  在雷诺有可能追随FOTA退出F1组建新赛事的情况下,效力雷诺的前世界冠军阿隆索也已表态称,自己准备追随FOTA参加新赛事:“我希望他们能达成协议,但我知道现在的情况很困难。我个人支持FOTA车队,它们在过去几年中为F1做出了很大贡献。如果F1分裂,那么由新车队组成,并且没有多少现役车手参加的新F1对我来说没有吸引力;我希望与世界上最好的车队,用最高的科技,与最强的对手进行比赛,这才是真正的F1。”

  莫斯利:F1不会分裂

  对于FOTA“分裂”的威胁,国际汽联主席莫斯利却显得不屑一顾。在他看来,FOTA在上周五发表的相关声明纯粹只是一种“姿态”。他在上周五接受BBC采访时说:“虽然很多人这么认为(它们会分裂),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我知道,这些都是(FOTA)做出的姿态。这些问题都会在2010赛季开始前解决的。所有的一切都会结束。现在到2010赛季开始还有9个月,大家都有可能摆出各种姿态,但最终明年3月在墨尔本一辆车也不会少。”

  舒马赫:这很不幸

  针对目前F1的分裂危机,车王舒马赫表示他对F1当下的“政治角力”感到相当厌倦。同时他也表示,FOTA另行成立新赛事也许是一个现实的选择:“现在在F1,人们谈论的政治太多而竞技则太少,我对此感到极其不幸。我希望政治游戏尽快结束。F1是为最好的车手和最好的车队提供的平台,这是人们的共识,也是人们的期待。但如果它的规则总是不能稳定下来,那么也许成立一个新赛事会是一个理智的选择。”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10年F1规则制定-FOTA对抗FIA专题 

更多关于 FIA FOTA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