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萌:人气重聚并非轻而易举 达喀尔还能重造吗?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2月21日12:29  新浪体育

  过节期间传来消息,经营30年的“达喀尔”要移师南美。受恐怖威胁影响而没有上路的达喀尔将士们又开始摩拳擦掌,憧憬着未来。

  “达喀尔”能不能再造,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春节前,打着怀旧旗号的“BEYOND双杰”演唱会在北京惨淡而归;因前门改造而搬迁的一些北京名小吃如“某某爆肚”、“某某卤煮火烧”搬到写字楼里后,生意都不如从前;号称北京汽车市场晴雨表的“亚市”,在亚运村能火,搬到六环外,地方大了,反倒不行。

  不火的原因,除了租金水涨船高,应该还有“地气”——微妙的“商业磁场”在里面。参与达喀尔赛事的,无论组织者、还是比赛参与者,大多都是欧罗巴人士。到非洲比赛,不仅地缘上接近,在历史脉络的联系上也很密切——近百年殖民统治的渗透影响,令赛事组织者时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关照。

  “达喀尔”离开非洲、移师南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离开了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且不说“商业地气”还有没有,单从运费上考虑,易地南美后传统欧洲客户至少要增加一倍的费用。

  有消息说,“达喀尔”的商业主办机构有意承担全部运输费用。可人气重聚并不是“替客户埋单”或“派专线班车接送”就能解决的事。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曾被人以“借名的方式”在欧美推出勒芒系列赛。而今十年过去了,在法国勒芒小镇举办的24小时耐力赛依旧人财两旺,而那个再造的勒芒系列赛仍然在二线赛事中徘徊。

  一个物件的成功,人们总是希望能不断地复制。这也是社会各界流行喊“打造东方某某某”的一个重要原因。问题是简单复制,并不能造出另一个“好莱坞”、另一个“硅谷”、另一个“达喀尔”。即便你是“某某版权”的创造者,也是如此。看看史泰龙《第一滴血4》,你就知道:什么叫江郎才尽。

  在时下社会盛行包装的年代里,“重组”、“再造”、“再出江湖”更多是一种噱头,别说突破,想要达到过去已有的高度都很难。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诞生的乔丹那批“梦之队”很厉害吧?!别看后面参加奥运会的美国篮球队还被媒体“梦二”、“梦三”地叫着,但还能与最早那批等量齐观嘛?!

  达喀尔拉力赛就像现在的勒芒系列赛一样,可以搬到世界各地去举办,但是否还能像过去那样风光,个人表示存疑。

  (中国体育报 周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