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达喀尔拉力赛路线图三选一 中国未入考察之列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11日10:18  体坛周报

  记者赵威巴黎报道

  一场原要为2008年国际体坛拉开帷幕的视觉盛宴,在开始之前就宣告了终结。1月6日下午,在送走了最后一名车手之后,达喀尔组委会从里斯本撤回巴黎。组织这项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拉力赛已是一项繁重的工作,突然之间的取消,令善后处理成为种种矛盾与压力的集中释放。从7日直到10日本报截稿,组委会的核心层一直在开会、开会……

  组委会首先要面对的当属赔偿问题,怎样向所有参赛车队和车手以及赞助商加之协办方作出合理交待。截至目前,上述步骤都还未实质性展开。对于组委会,尤其是对于所有关心达喀尔拉力赛的车迷而言,毫不夸张地说,眼下已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最关键的问题真实地摆在众人面前:达喀尔还能不能继续,怎样继续下去?!

  从里斯本撤回的这些天里,达喀尔组委会高层会同其母公司ASO集团的核心人物,加紧研究2009年达喀尔的冠名和路线这两个核心问题。虽然到底是否留在非洲,还是转移到南美或其他地点进行都还没有最终确定,但达喀尔组委会主席拉维尼提前向记者强调:“2009年的达喀尔肯定会继续下去,而且会比以往任何一届都更精彩、更刺激。”

  沙漠必备,非洲不一定

  如果说冠名只是一个形式,那么对于2009年比赛路线的研究,则是组委会迄今为止最重要的课题。虽然2008年达喀尔拉力赛仍是按照穿越西非撒哈拉浩瀚沙漠的经典路线设计的,然而,即便没有这次因为恐怖组织威胁而导致的取消,组委会也早已考虑在这个三十周年纪念版之后,远离这个被恐怖组织笼罩的是非之地。

  由于途经非洲国家的动乱导致路线设计趋于单调,早在两年之前,达喀尔组委会就已开始探讨在非洲之外举行达喀尔拉力赛的可能性。他们分别考虑了南美洲、大洋洲、中亚和西亚等几个拥有广阔沙漠的地区,并分头和相关方面进行了接洽。2008年赛事的意外停摆,让易址工作更加迫切地被提上议事日程。

  ASO集团主席克莱克曾表示,达喀尔拉力赛不一定要在沙漠中举行,可是由于翻越沙丘已成为达喀尔拉力赛标志性画面,因此荒无人烟的沙漠赛段仍是组委会设定路线时的首选也是必选项。组委会另一个优先考虑的可能性为留在非洲,毕竟,拥有30年历史的达喀尔拉力赛正是在非洲起源,离开非洲会让很多人从感情上无法接受。负责赛道设计的组委会体育主管达维德就态度明确地表示:“虽然路线最终没有确定,但只要具备可操作性,我们仍然不会离开非洲。”

  由于在非洲长达30年的合作,达喀尔拉力赛组委会拥有了强大的人脉关系。组委会成员每到一个非洲国家,甚至都会受到相当于国家元首般的最高礼遇,而在世界其他地方,这样的特殊待遇绝对无法想象。不仅如此,出于赛事运作的惯性,达喀尔组委会对于非洲大陆文化习惯和传统乃至于地域特点的无形亲近感,也逼迫他们要在艰苦的心理和现实斗争后,才能下定“走出非洲”从而改变线路的决心。

  中国未入考察之列

  如果2009年的拉力赛依然留守非洲,饱含安全变数的西非肯定要被排除出备选项。这样一来,历史上曾作为终点的南非,具备了重新成为达喀尔起点或终点的现实可能。毋庸置疑,这种可能性最终能否实现的最大前提就是:比赛不会受到任何潜在威胁。

  正如拉维尼多次强调的那样,达喀尔拉力赛不是必然要在非洲举办。事实上,在南美洲举办的可行性研究一直在进行之中。大约两个月前,拉维尼本人甚至还专程赶到智利进行过现场考察。那里一块面积20万平方公里的西海岸狭长沙漠,无疑属于进行拉力赛的理想地带。在2008年达喀尔拉力赛因为恐怖组织威胁而不得不取消之后,智利政府再次向组委会提出了合作举办拉力赛的要求。这也表明,一旦非洲线路无法在安全方面得到确保,那么以智利为代表的南美路线将成为当仁不让的优先选择。

  除了南美之外,澳大利亚方面也向达喀尔组委会伸出橄榄枝,表达了合办拉力赛的愿望。澳大利亚北部和南部总计有42万平方公里地形迥异的沙漠,加上该国良好的国际声誉,组委会对这样潜在的双赢合作难以视而不见。

  在这三个主要考虑对象之外,还有很多候补选择。其中包括土耳其、印度、蒙古和中国。特别需要提及的就是中国。在2008达喀尔拉力赛被迫取消后,中国汽联立即表达了愿意和ASO合作在中国举办拉力赛的想法。然而,达喀尔组委会对于这个选项并不是非常热心,这一次甚至没有把中国列入正式考察对象当中。9日中午,当记者问及在中国举办比赛的可能性时,组委会主席拉维尼不无醋意地回应道:“你们不是已经有一个穿越东方的赛事了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