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扩张追求本土化 车身上的中文符号是最好体现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10:07 扬子体育报 | ||
本报记者任晓静上海报道 即便是在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举办F1大奖赛,赛事的官方语言仍旧是英语,这是游戏规则,必须遵守。不过这并不妨碍车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让自己显得更加本土化,车队的赞助商也对此乐此不疲,因他们深知,若要在中国分得一杯羹,本土化是必经之路。称这是中国对F1的影响也好,说这是F1渴望影响中国也罢,总而言之,这都会是一种互利的关系。
欧洲市场如今在伯尼口中已经变成了“第三世界”,而第三世界的“领军人”中国则被他称作是“最重要”的地区。对伯尼来说,F1在欧洲的发展已接近饱和,今年唯一有涨势的便是西班牙这块市场,原因很简单,这里诞生了F1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车手冠军阿隆索。因此,伯尼早已将F1版图的扩张目标盯上了亚洲这片开阔地。鉴于今年美国大奖赛爆发了不愉快的“轮胎门”事件,北美市场暂时已无太大作为,亚洲尤其是中国就成了伯尼最在意的重中之重。 就像美国的肯德基在中国立足于迎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一样,F1的各支车队也需要在赛车方面作一番文章,越本土化意味着越容易为人所熟知,从而才能扩大车队以及车队的衣食父母即相关品牌所带来的影响。为此,最起码也最易实现的便是对车身广告进行汉化,这其中又分为吸引中国的企业参与赞助以及真正意义上的“汉化”——前者属于中国内部企业希望借由F1扩大自己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后者则恰恰相反,乃是外企渴望通过F1扩大在中国的影响。 事实上,最早在车上出现汉字的是迈凯轮车队,他们给当时的两位车手库特哈德以及莱科宁分别取了两个中文名字,叫做库塔和雷克南,并把它们用汉字印在车手的头盔上。之后,便是索伯车队赛车的后视镜背面,印着“泰康人寿”字样,这是一家中国保险公司。再往后就是新浪赞助BAR车队。不过,最早出现在F1车身上出现的和中国有关的元素,还得算是上海国际赛车场和中央电视台的英文标识。那时,与中方合作的车队是乔丹。 去年,雷诺的赞助商韩国一家跨国企业“韩进海运”,就在雷诺R24的车身换上了中文的繁体字商标,今年在雷诺的R25身上我们依旧能看到这四个字。除此之外,威廉姆斯和英美车队也都各自在赛车车身上作了文章——威廉姆斯后定风翼上的HP(惠普)相关字样干脆换上了中文面孔,而英美车队则将要到今年12月1日才会在全中国范围内推广的新日本石油公司品牌“ENEOS”的中文名称“亿能新”,在中国大奖赛上就让它露了脸。 在上赛场,F1车身上越来越多的中文符号正是该项运动正在追逐本土化的最好体现。就像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这是一种互利的关系,大家乐此不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