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F1感悟:高科技的形象工程 以高、精、尖为法宝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07:27 新闻晨报

  F1感悟之一:高科技集团的形象工程

  “一级方程式是一项代表最尖端技术的运动,迈凯轮在这项运动中赢得的全球声誉,在组成迈凯轮集团的各个细分市场高科技公司业绩中得到最大化”———听听迈凯轮集团的“发展宣言”,这岂只是支赛车队?

  通过参与F1这项运动,原本单纯的体育竞赛单位,借由尖端技术注入的入口,扩散而出,找到了将利益最大化的途径———那就是在一级方程式大奖赛所建立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基础上,开拓自己的尖端技术产业。车队由主体变成了附庸,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庸,它通过参加F1大奖赛,为集团提供至关重要的品牌资产和企业精神,使得整个集团被接受为世界上最顶级的那个档次。所以说,F1车队实际上变成了一个高科技集团的“形象工程”,是它不计成本,不求盈利的精神支柱。

  在这个过程中,世界上最顶级的品牌、最高端的产品、最一流的公司,和依附着F1这个根系或者说精神支柱成长起来的企业紧密联结在一起。迈凯轮技术中心里的每个员工,身上的工作服都是德国的顶尖品牌HugoBoss,手腕上的表都是瑞士的豪雅,他们每个人都有机会以每月仅需还300英镑的分期贷款,先开后买奔驰的轿车。洗手间里的卫浴用品是德国顶级的

  GROHE,一切的一切,都是最顶级的。而迈凯轮子公司的服务对象里,也包括像欧洲航天局这样的顶级客户。

  不仅仅是在迈凯轮,在整个F1圈子里,人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这样的趋向:对这项运动的热爱,以及F1赛车所代表的不断追求极致卓越的运动精神,被最有效地利用为将商业利益最大化的催化剂。法拉利公司由赛车队发展而来,但现在的赛车队成了出售更多法拉利公路跑车的营销工具。在威廉姆斯车队,英国飞机制造公司是他们的客户,各种以车队名字命名的汽车护养产品也开始推出。

  F1三大车队的掌门人,都成为各自国家工商界的翘楚,而不是体育英雄,这并非偶然。法拉利老板蒙特泽莫罗是意大利工业协会主席,迈凯轮的丹尼斯曾被《管理周刊》评为1997年度英国最佳CEO,威廉姆斯的掌门人弗兰克·威廉姆斯也曾经两次从英国女王手中接过“海外杰出贡献奖”。

  商业利益和运动精神,在F1这个领域里,比在其它任何一个体育项目中,都结合得更加紧密,水乳交融。所以,F1不仅仅是体育,F1是以体育的名义、体育的面貌进行的产业,F1也是以产业的面貌、产业的概念进化的体育,它不是传统体育,它真正属于现代商业社会的体育形式。

  作者:□晨报记者郭先春

  F1感悟之二:以高、精、尖为法宝

  和F1不同的其它方程式赛车比赛,参赛车辆用同样的底盘、同样的发动机或同样的其它部件,力求在硬件设备保持一致水准的基础上,确保车手进行驾驶技术的竞争。目前国际汽联提议的一些规则改革,也正是向这个方向努力,因为F1长期以来给人以这样的感觉:一部好的赛车,要远比一个好的车手更重要。

  F1会不会因此被降格为和其它赛车形式没有区别的“普通赛事”?两者之间的差别,实际上就是F1的命脉所在。有没有必要把F1搞得这么尖端?科技会不会让车手变得越来越可有可无?问出这样问题的人,实际上还是没有搞清楚F1的实质。

  当今的F1已不仅仅是一项运动,研发过程的比重远远大于训练,事实上研发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对于这个品牌、这个产业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这才决定它的尖端属性,而不是赛场上能达到的绝对最高速度。机器控制者在整个表演和整个产业中扮演的角色,不如单纯的身体运动那样占绝对主导,也就很容易理解了。这也是由F1进化而成的高精尖产业的基本商业模式。力求改变这一点,实际上就是对F1以及F1产业产生最本质的生存威胁。

  而另从一种理念上说,正是在对每个最细小环节上极致完美的追求过程,让F1具有了最尖端运动的声誉,这种声誉让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厂商、各大行业最顶尖的企业,为其不断提供发展的经济动力。丧失这一声誉、丧失自己在这个星球上代表最先进技术和最高端追求的地位,也就意味着F1将丧失自己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法宝。

  F1感悟之三:搭建起顶级走秀场

  车手再大,大不过F1,而F1再大,大到作为一个每年烧钱超过20亿美元(根据《F1赛车》杂志的计算,2004年整个F1运动耗资为24亿9310万美元)、每年吸引数十亿人观看和追捧的全球性赛事,也大不过为它提供资金的投资人,或者说赞助商。在F1这个圈子里,出钱的人是老大,撑起F1整个盘子的下面的力量才是决定性的,而不是在最顶尖吸引眼球的那几个明星。

  那么为什么全世界233家工商企业会用超过18亿美元(根据《F1商业》杂志统计数据)、F1全年开销的75%,来托起这一全世界最昂贵运动?

  原因只有一个,因为F1是技术最尖端的运动项目,是最顶级的舞台和走秀场,和F1的联结,能够让人形成一种“强强联合”的自然理解表明自己的品牌自己的产品也是全球最顶尖的级别F1的腾飞源于商业理念而非运动的普遍兴趣如今它成为被商业左右被商业机构运用最为纯熟的营销工具,也就不足为奇了。

  F1感悟之4:生存之道

  用工程界最顶尖的人才,耗费一年的时间来设计、研发、测试一台引擎,为的只是用一站比赛。两周后的下一站比赛,引擎还要根据情况专门调整和制作,难怪F1车队在引擎研发上要花这么多钱,也难怪没有世界级汽车制造商支持的“独立车队”,会感叹引擎支出是他们肩上最沉重的担子。

  像乔丹、米纳尔迪、索伯这样的小车队,必须斥巨资购买其它大公司研发出来的F1引擎,还必须接受这样的引擎并非人家最高标准产品的现实。几家小车队一直要求,大厂商向他们提供引擎及服务,应该控制在每年总价1000万美元以内,否则他们无法继续在F1生存下去。

  为了使用法拉利的引擎,索伯车队就不得不在F1的政治斗争中充当法拉利的帮手。如今红牛车队要使用法拉利的引擎,也被认为是首先必须和法拉利签订统一战线协议。引擎,不但是一部F1赛车的心脏,也是一支F1车队的生存之源。

  没有能力和资金自己研发引擎的所谓“独立车队”,还有没有在F1继续生存下去的可能?随着宝马公司宣布收购索伯车队,这个问题的答案愈发地显而易见了。乔丹车队也正在为下赛季的引擎问题犯愁,国际汽联允许V10引擎继续使用一段时间,也正是为这两支小车队考虑,怕他们负担不起新规则下引擎的购买费用。这本身就证明,新规则实际上让小车队的生存更加艰难。

  F1越来越变成世界上最大汽车制造商之间的实力比拼,没有办法,当F1发展到如此尖端,为了0.1秒的进步需要如此大的力量才能推动,也只有庞大的工业力量能够扮演它的引擎。这又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F1这个产业的庞大和高端。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