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富得流油的英超联赛已经成为外籍球员的天堂,在“小世界杯”风光不在,伊比利亚半岛仅有两大豪门撑腰的今天,在英超,连查尔顿这样的降级球队都能云集一帮年富力强的众国国脚,高额的报酬,火爆的氛围,追求进攻的打法,低税率……等等一切都对职业球员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外籍球员在英超球队里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重要,甚至不乏像阿森纳这样几乎很难看到本土球员的俱乐部,比起外国教练和外国老板,球星更容易得到认可,毕竟他们只需一个进球或是一次美妙的扑救就可能赢得球迷们的心,而外籍球员在深刻的改变英国传统足球的同时也让足球世界更加趋于一体化。
高昂的转播收入让英超各队都有了买人的资本,比起从青年训练体系里花数年培养球员,到转会市场上收购球星无疑更直接,效果来的更快,短时期内打造一支“多国部队”已经不是某些豪门的专利,以本赛季初期20支球队的一线队为例,四大豪门中:切尔西球员来自12个国家,红魔将士分布于10个国家和地区(吉格斯,弗莱彻这些来自英伦三岛地区的球员不计其内),利物浦为13国,而阿森纳为12国。在四队主力阵容中英国本土球员除曼联可以占据一半位置外其他各队基本都由外援所把持。
中游球队里,本土化程度最高的是热刺,前中后到门将都有本国国脚担纲,不过本队赛季最大功臣贝尔巴托夫是保加利亚人,球队目前正在全力挽留这位全能射手,争取让他重现克林斯曼的辉煌,而“轰炸机”在热刺效力期间赢得了英超最佳外援称号,可见热刺十分看重外籍球员的作用。其他球队如纽卡斯尔,博尔顿,朴茨茅斯等也都是“多国部队”的典型代表,倒是莫耶斯治下的埃弗顿基本以英格兰球员为主打,而现英格兰国家队主帅麦克拉伦曾带过的米德尔斯堡也同样是以本国球员为主力,这也与麦克拉伦当政时的政策关系密切。其次是两支升班马谢联与沃特福德,急于立足的他们没有过多精力投入转会市场,不足说明太多问题。
在各个位置上,外籍门将可谓最具代表性,20支英超球队中四大豪门均是国外门将担任主力,甚至连替补门将也仅有曼联的小将希顿一个英格兰人。其余球队同样也是如此,除西汉姆联、朴茨茅斯、热刺、沃特福德外,其余球队均给自己的大门加上了“进口锁”,由于地域和语言上的关系,英超大多主力门将以北欧与东欧为主,英格兰国门在与他们的竞争中显得势单力孤。
后卫线是英格兰本土化程度最高的一环,四大豪门中除阿森纳外都有顶级中卫领衔,并形成了几对“本土+外援”中卫搭档,曼联的费迪南德与维迪奇,利物浦的卡拉格与阿格,切尔西的特里与卡瓦略。而其他球队里防线构成也基本以英格兰球员为主,在讲究身体对抗的英超中,本土球员更能适应。
中前场更是外籍球员尽情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这从本赛季射手榜就可以看出,前三名德罗巴、C罗纳尔多与麦卡锡两名来自非洲,一名来自葡萄牙,之后的鲁尼与达伦本特多少为本土前锋争了口气,但他们也是前10名当中仅有的两位英格兰球员。亨利虽然无法卫冕射手王头衔,但外籍球员将连续7年将最佳射手揽入怀中将不可避免。上一个获得此殊荣的英格兰球员还是桑德兰的小个子射手菲利普斯,而这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了。
从本赛季新加盟英超的外籍球员来看,首个赛季获得成功者不多,仅有热刺的贝尔巴托夫,利物浦的库伊特算是成功案例,利物浦的马斯切拉诺,西汉姆联的特维斯,阿斯顿维拉的卡鲁都是后半赛季(卡鲁是冬歇期加盟)才发挥威力。而不成功的引援当中,舍甫琴科、巴普蒂斯塔两个典型人物都是不适应英超联赛风格和节奏,并非实力问题。这也为其他想到英超来的球星敲响警钟。也许一时的心血来潮就会
外籍球员在英超的遍地开花,促进了英超的国际化的同时也给这个国家的足球注入了更多技术含量和多元风格,另一方面英式足球反过来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这些外援的身上,球员们变得更加硬朗,更强调对抗中的技术运用。外援与本土球员之间的融合日渐深入,这对于两者来说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