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金牌聚焦-郭爽:千里留洋走单骑 不觉枯燥只觉酷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06:46 新浪体育
郭爽(左一)与瑞士学校的同学


郭爽(左一)与瑞士学校的同学

  新浪体育讯 新浪多哈亚运会前方报道组 何霞

  “听说你们的训练的内容就是骑车,是这样吗?”

  “对,除了骑车就是骑车。也不跑步也不游泳等等,只是骑车。”

  “好像挺枯燥的。”

  “骑车多酷呀!”

  ……

  这个将自行车项目骑出乐趣的女孩就是本届多哈亚运会上,将500米计时赛和女子争先赛金牌拥入怀中的吉林姑娘郭爽。

  自从女子自行车500米计时赛无缘北京奥运会后,中国自行车界就把女子争先赛项目列为新的备战重点之一。作为“08战略”的一部分,吉林选手郭爽于2002年被派往瑞士自行车培训中心学习,每年训练10个月,被视为中国女子自行车的“希望之星”。

  千里路遥,从吉林到瑞士

  飞机缓缓在地面上滑行,终于以飞翔的姿式冲上云霄。

  从家乡吉林到瑞士,一次12个小时的飞行;从此岸到彼岸,一段时差7小时的距离;从2002年到2006年,郭爽迈入了海外训练的第5个年头。

  第一次接触自行车的故事发生在郭爽6岁那年的夏天。

  一次全家去探望姥姥,大人们都忙前忙后,无聊的小郭爽发现了停放在屋外的自行车。“妈妈忘锁车了”,兴奋的小郭爽推着车,偷偷溜了出去。不可思议的是,一下午过去了郭爽竟能“站”着将车骑出好几十米,自学成才的她虽说撞上了垒起来的砖墙,却一点都没受伤,“呵呵,也许是因为父母的遗传吧。我爸以前踢足球、练短跑;我妈是体育老师,强项是中长跑。他们都是市里的体育明星,只要一提他们,大家都知道的。”

  虽然对自行车的小小天赋已经显露,但郭爽还是和其他小伙伴一样,通过会考顺利成为市重点第五中学的初中生,每天骑车20分钟上下学算是与自行车最频繁的接触了。直到初二那年,吉林省体院自行车队的赵国怀教练来学校选材,一眼就挑中了她。去长春练自行车的机会,摆在了郭爽面前。

  当时郭爽最大的愿望是能考上北京体育大学,“学什么专业不重要”,但却从未想过在这之前离开父母。郭爽的家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父母们认为应该抓住机会让孩子去大城市闯一闯,加上教练赵国怀的哥哥是郭爽母亲的同事,所以他们放心地将女儿交给了赵教练。

  1999年的10月13日。郭爽清楚地记得,这是她运动员生涯的第一天,也是13岁的她第一次离家的日子。初到长春的郭爽对日常的训练量非常不适应,每天都跟家里通电话,哭着想家。“五名队员中她是最小的一个,和我儿子同岁,通常下了课我就带着她一块回家。”赵教练格外疼爱郭爽,这对她尽快适应环境起了很大的帮助。

  郭爽对自行车的天赋异禀,一年之后便得到了充分的显现。2000年、2001年200米、500米公路计时赛少年组的第一名,都被郭爽收入囊中。2001年的4月,15岁的郭爽来到北京亚洲自行车培训中心,参加国家青年队集训。

  两个月后,在秦皇岛举行了自行车世界B级锦标赛,赛前郭爽听说会有外国教练选拔队员。由于外教的目标群是放在17岁至24岁的运动员,所以当时因为年纪小,只能参加测试赛、无缘正式比赛的郭爽并没有太在意。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凭借灵巧的技术和巨大的提升空间,郭爽和上海队的李娜一道被相中,将于2002年1月远赴瑞士,受训于国际自行车联盟培训中心。挑选郭爽的正是中心发展部的主任、7次自行车争先赛世界冠军弗莱德里克•马涅。

  

留学的日子,孤单不孤独

  窗外的艾格尔(Aigle)小城白雪皑皑,顺着雪飘的方向一直望向远方,仿佛能看到了千里之外的家乡。他们应该正准备晚饭吧,这样的傻傻念头总会不时地钻进郭爽的脑袋瓜里,然后她会甩甩头,接着看书桌上的英文课本。

  为了尽快适应环境,临出发前的4个月,学校还特意请来老师,每晚7点到8点半“恶补”英语。初到瑞士的前3个月,中心还安排了翻译。不过翻译一走,郭爽不得不用蹩脚的英语加上“指手画脚”和大伙交流。现在,英语流利的她为了和法籍教练更好地沟通,半年前开始选修法语。

  到达培训中心的第二天,郭爽就投入到日常训练中。由于第一年的重点是打基础,郭爽没有参加任何比赛。从她的日程安排上看,每天有1小时的文化课,4小时的专业训练。

  “听说你们的训练的内容就是骑车,是这样吗?”

  “对,除了骑车就是骑车。也不跑步也不游泳等等,只是骑车。”

  “好像挺枯燥的。”

  “骑车多酷呀!”

  与国内训练不同,郭爽最大的感触是“训练量小,质量很高”。由于在北京集训时接触过外国的训练手段,所以郭爽很快便适应了日常训练,但饮食却成了令郭爽头疼的难题。

  “我妈是回族,我爸是汉族,家里吃的都是清真食品,饮食要求非常严格。我因为在外训练,没办法那么讲究,现在只要没有猪肉,我基本上都可以吃。”除了宗教上的饮食习惯,异域风情的西餐也让郭爽很难适应,“菜通常是蒸、煮后再浇些汁,完全没有滋味。虽然也有米饭,却不好吃,一粒粒都能数清楚,幸好意大利面还不错。”

  因为喜爱,再苦再累郭爽都能够坚持下来,但对家的思念却时刻萦绕心头。

  为了沟通方便,家里还特意买回了电脑,一家三口学习如何上网、发邮件。每周末和家人通一次电话,是郭爽最开心的时候,长达两小时的越洋电话,是她保持的“纪录”之一。

  “在瑞士第一次因为想家哭,是什么时候?”

  “不记得了,都4、5年了。”郭爽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话那头的父母听到更多的是女儿的笑声,以及女儿描述的留学生活,她的教练和队友们。

  培训中心有30多名车手来自古巴、牙买加、丹麦、哥伦比亚、捷克等自行车运动发展中国家,其中只有4个女孩。每四人一个房间;训练时五六个人为一组,每周五制定训练计划。郭爽那一组除了教练马涅外,还有一名来自英国的助理教练理查德。

  瑞士的住所里有独立的卫生间、写字台,房间不大却塞满了郭爽的各种读物。“我挺爱看书的,比如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尤其在国外,因为一些电影的影响,经常有人问我现在的中国男人是否还梳辫子?他们很好奇中国的历史,想知道

长城是怎么修建的。如果回答不上来,那多不好意思啊。另外,看得最多的是《读者》,这也是我妈最爱看的。”每次放假回国,郭爽就会把全年的《读者》都带去瑞士,每次翻开旧杂志,仿佛还能感受到妈妈读过的痕迹,一股温暖在心中荡漾。

  海外的训练卓有成效,2003年的莫斯科世界青年场地自行车锦标赛上,郭爽夺得女子500米计时赛金牌;2004年郭爽虽然未能参加雅典奥运会,却在自行车世界青年锦标赛上夺得6个项目中的3项金牌;2005年的世界杯场地自行车赛上,郭爽勇夺该项目的银牌,成绩喜人。

  去年

十运会,教练马涅主动提出陪郭爽回国比赛。接受采访时,马涅回忆道:“第一次看到这个充满灵气的女孩,我就喜欢上了她。郭爽是个聪明的孩子,天赋好,领悟力强,更重要的是她非常勤奋。她是我教过的最好的学生!”

  郭爽果然没让教练失望。在自行车女子500米计时赛决赛中,她击败雅典奥运会亚军江永华,仅以微弱劣势负于姜翠华屈居亚军;在女子争先赛决赛中,她击败河南选手高亚伟,夺得自己在全国运会上的第一块金牌。

  一“骑”绝尘,通往2008

  昨天的女子争先赛结束后,拿到冠军的郭爽却没有平时的开心模样,“说实话,我今天发挥得一般,第一轮加速时我太着急了。”作为第一次参加亚运会就能收获两枚金牌,郭爽的表现已经很是理想了,“除了女子争先赛,现在我别无选择。”

  今年,郭爽的教练换成了马涅教练的助教塞巴斯蒂安,同样是一位法国教练,平时她和教练是通过法语和英语“双语交流”。

  在一大批年轻车手中,已取得优异成绩的郭爽无疑是最突出的一位。常年的运动员生涯,郭爽的身上却一点伤病都没有,这无疑又为她的进步增加了筹码,“对自行车运动员来说,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腰部和膝盖。训练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问题,我都特别重视。”

  在北京奥运会前,郭爽认为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是比赛经验、战术水平和自身能力,“很多东西只能从比赛中学到。”说起北京奥运会,郭爽神情稍微有些严肃,“离奥运会不到三年了,我一定会加倍努力,为国争光。” (文/何霞 图片/郭爽提供)


【           发表评论
不支持Flash
 _COUNT_条 

亚运会新闻搜索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郭爽”的相关新闻
郭爽夺冠没有豪言 “这只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2006-12-14)
宫金杰郭爽 亚运会自行车赛场上的金银姐妹花 (2006-12-14)
图文-13日亚运41金 场地自行车女子争先赛郭爽夺... (2006-12-14)
郑洁勇担责任 郭爽不负众望 (2006-12-14)
金牌聚焦-郭爽:讲述留洋生涯 骑车的感觉多酷啊... (2006-12-14)
路透社关注中国自行车新星:郭爽与队友竞争不紧... (2006-12-14)
“多哈”的相关新闻
幻灯图集-拳击冠军风采 亚洲拳手聚多哈邹市明称... (2006-12-14)
中国田径队多哈载誉返京 首都机场难觅飞人刘翔影... (2006-12-14)
朝鲜女足多哈亚运再夺冠 设定目标成为世界级强队 (2006-12-14)
图文-亚运会马术12月14日赛况 多哈云未散尽 (2006-12-14)
韩媒体怒斥职业选手缺公德心 多哈成为职业体育墓... (200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