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体育专电 题:找好马、配嫁妆——地方足协改革的探索和特色之路(之二)
11月25日广州市足球协会第十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继8月31日广州市通过《广州市足球协会改革方案(试行)》之后,会员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广州市足协改革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地方足协改革打响了攻坚的第一枪。
在8月17日《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出炉之后,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曾表示,中国足协改革的进程中,作为体育总局要“扶上马送一程”。相较手握联赛、国家队等资源的中国足协,省级、市级乃至县一级足球协会在改革的起步阶段所急需的不仅仅是“扶上马送一程”,更多的还需要“找好马、配好嫁妆”。
所谓“找马”是要建立完善具体的体制机制,为与政府脱钩、真正走向市场的地方足协在破冰初期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内蒙古体育局副局长吴刚在接受采访时说,“包括足协在内的社会组织的社会认同度低,社会认同事业组织、行政组织,但是不那么认同社会组织。”
武汉市体育局局长王沈顺也表示,城市地方足协主要是面向市民群众的,市一级足协的工作还需要相关政策来配套,包括赛事审批、安保、税收等方面。在其他方面没有市场化的情况下贸然将协会全部推向市场,就容易不稳。
在这方面广州已经走在了前面。广州市副市长王东在谈及未来足协的部门协调能力时说,市里对相关部门都有明确的要求,对新足协也要像原来那样大力配合,不能说脱钩之后就和原来不一样。广州足协就这一个,有公益属性,有社会属性,其他政府部门要配合,足协的改革也可以整体推动城市的社会治理改革。
在“找好马”的同时,为即将脱钩的足球协会“配好嫁妆”也是必要的。对地方足协来说,生存是第一位的。但大多数地方足协没有太多的资源,如果生存问题都难以解决,足协能做什么事,能做多大的事,都是未知数。
重庆足协就面临这样的问题。现在,重庆足管中心是自收自支单位,场地、资产等比较缺乏。对此,重庆市体育局副局长张欣表示,首先要做到的是让足协有资源,政府、社会可以支持,可以成立足球事业基金会,用财政、体彩撬动社会资源,以此来搭建平台。
“有了产业之后,地方足协生存问题解决了,就能脱钩了。嫁女儿也要嫁妆,这些平台资源就是嫁妆,”张欣说。
对于关系到未来生存的“嫁妆”问题,武汉足协也有自己的疑虑。据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武汉足协内部人士介绍,武汉市足协拥有社会化基础的底气,来源于自身已初步形成的“造血机制”。在武汉市体育局的支持下,目前武汉足协拥有数百亩体育用地,在塔子湖体育中心内建有多片球场。这些球场不仅可用于市级青训中心的训练和比赛,还能向社会开放收取场地租金给足协带来可观的收入,这些收入解决人员工资问题不大。一旦推行管办分离,这部分国有资产如何界定、能否划归到武汉市足协名下却是个问题。
相比之下,一些已经拿到“嫁妆”的地方足协生存前景明显光明了许多。
《广州市足球协会改革方案(试行)》明确了资产管理及政府应继续给予的政策支持等相关方面的内容。方案指出“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取消后,其物业和资产应按资产清查的规定和程序,由第三方进行专项审查盘点,并由市体育局委托市足协无偿使用和管理,委托协议须明确相关权责,同时必须列明产权归属、资产收益归属以及托管年限和到期移交方式。”
成都足协也已从1992年一万元资金和3个教练白手起家,发展成为现在净资产上亿元、全国最大的地方足协。目前,成都足协核定正式编制16个,实际只用了8个,聘用了80多名员工,拥有6支球队,一年的运营成本最少需要1500万元。运营费用主要通过财政拨款(包括参加青运会等国内比赛的队伍费用)和项目创收获得。
当然,“找好马”、“配嫁妆”是地方足协生存发展的客观需求,但改革势在必行,各地足球管理部门也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把没资源、少政策作为迟滞改革的托词。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第二次会员大会上,中国足协执委、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毓毅就指出,地方足球改革的最大难度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并强调“有作为就能有资源”。
“如果我们整个社会把足球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能够重视足球发展,那么我们地方足球改革就水到渠成了,”李毓毅说。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