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媒:傅博指挥呆板缺应变 资本热潮挤压年轻人成长

2016年01月17日09:44    南京晨报 收藏本文
国奥国奥

  哲学家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很遗憾,正在征战U23亚洲杯暨2016年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赛的中国国奥队,就遭遇了这样的尴尬。在小组 赛第二轮较量中,国奥以1:3不敌叙利亚,无论从比分还是输球的过程,都与首轮不敌卡塔尔如出一辙,网友调侃国奥摁了“剧情回放”键……

  追梦不成,泪洒当场

  连 续两场, 廖力生送出两脚惊世骇俗的“圆月弯刀”,得名“廖克汉姆”。但是两场比赛,国奥队在领先后出现了同样的毛病:毛毛躁躁,技战术执行散漫。作为主教练的傅博,在场边的指挥也过于呆板,缺少灵活应变。从1:0到1:3,崩盘来得如此相似。不同的是,输掉第一场,我们还有翻盘的希望;输掉第二场,我们已经是命悬一线了。

  国奥不敌叙利亚,转折点出现在上半场临近结束时,糜昊伦在对手的逼迫下出现低级失误,这个失误直接坑了门将杜佳,他被迫出击并放倒了抢点的对方射手,结果是“点球+红牌”,好局就此葬送。

  终场哨声吹响那一刻,许多小伙子泪洒现场,队长王彤、失误的糜昊伦泣不成声。

  接下来,国奥唯一的出线希望,需要满足两大条件:卡塔尔第三轮战胜叙利亚,中国队第三轮大胜伊朗3球以上,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资本冲击,踢球艰难

  组队四年仅仅赢得过4场比赛,无论是媒体还是球迷,都认为这支国奥“史上最弱”。输了球,球员有责任,但是国奥的失败,似乎早就有着必然性。

  就在去年底,中超版权卖出了5年80亿的天价,许多俱乐部每年玩足球的资本都高达数亿,中国的联赛看似一片繁荣。但是,资本的热潮加剧了中国足球的急功近利,而急功近利的必然结果是,属于我们的后备力量,他们成长的空间被压迫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欧美大牌外援,甚至是正值当打之年的大牌都来到了中超。短期内,他们对于联赛的关注度和整体水平都有着推进作用,但是当他们占据着各家俱乐部中轴线时,我们自己的年轻球员呢?最简单粗暴地说,培养五个廖力生,不如重金引进一个孔卡来得省事!

  早在13年前的甲A联赛中,中国足协曾经实施过“U21政策”,当时这一决策的出发点是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预选赛的国奥小将提供更多的比赛机会,结果孙祥、曲波、杜威等球员崭露头角,甚至赵旭日、冯潇霆、周海滨这批更小的球员也被破格提拔。如今,这样的政策早就不复存在,各家中超俱乐部宁愿把机会留给外援也不愿培养本土年轻球员。现在的这批国奥队员,真正能在中超站住脚跟、获得稳定出场时间的寥寥无几。  

  记者 吴小荣

文章关键词:国奥傅博奥预赛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