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媒:土帅回暖趋势是事实 鲁能换帅够有胆量

2017年12月06日09:00 辽一网-华商晨报 微博
中超多位土帅已上任

  资本大举进军中超后,各家俱乐部有能力邀请国际大牌教练,他们的确为中国足球带来了很多先进的理念,本土主帅可以近距离学习。但最近连续两个赛季,中超本土教练只有三个,这对于重金比拼的中超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与此同时,“土帅”的执教空间越来越小是不争的事实。

  风水轮流转,下个赛季这一状况将发生不小的改变。单就近几天来说,已经有多家豪门球队明确表示,将在下赛季使用“土帅”。那么,中超“土帅”在沉寂多年之后,真要迎来春天了吗?

  足协未发“重用土帅通知”

  前不久有消息爆料,指足协下了通知说国有资产运营俱乐部一年内更换国内教练。对此,中国足协已经明确给予否认!

  事实上,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中国足协不可能公开发布限制外籍教练的决定,这么做不但不合时宜,而且也不专业。毕竟培养本土教练和排斥外籍教练完全是两码事,这并不是一定要二选一的游戏。

  培养本土教练需要时间,也需要给他们以成长的土壤和空间,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但做任何事情不能走极端,靠行政手段来解决与职业化并不匹配。

  所以,山东鲁能送走德国主帅马加特,迎来李霄鹏;上海申鑫请回朱炯,李铁出任武汉卓尔主教练……“土帅”回暖的趋势是事实,但不能把事情简单化。

  豪门给“土帅”舞台属实

  马加特是名帅,带队成绩也说得过去,而作为主帅资历尚浅的李霄鹏走马上任,的确出人意料。对此,鲁能的解释很直接,就是为本土年轻教练成长提供平台。为了让本土教练手,鲁能队这么做绝对是有想法,够有胆量。因为据资料显示,土帅带队夺冠的只有中超元年的朱广沪、2007年的高洪波和2009年的洪元硕。当然,吴金贵刚刚率领申花击败上港名帅博阿斯,时隔19年之后再度捧起足协杯冠军,的确是给本土教练提气。

  本土教练的确需要培养

  U23等新政不断推出,可以看出足协加强本土球员培养的力度,而给土帅更大的舞台的确有可能是足协下一个动作。同日韩相比,韩国的优秀教练不但自给自足,还能大举进军中超,2016赛季中超一度有多达5支球队请来韩国教练执教。而日本球队更是在本土教练率领下捧起今年亚冠联赛奖杯。想让更多的球队选择土帅,关键还在于各俱乐部改变自身的观念,少点急功近利,让本土教练通过日常训练和联赛的洗礼不断成长,如果依旧只以短期成绩作为衡量标准,土帅又接二连三地下课,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华商晨报主任记者 刘阳

  中超人工成本占比达67%

  本报讯 中国足协财务咨询合作商普华永道5日公布了2016赛季中超中甲俱乐部财务数据,在成本费用构成方面,人工成本占比高;而在具体俱乐部之间,无论是成本或收入,差异巨大。

  据新华社报道,中超俱乐部中,商业赞助占64%,赛事收入14%,球员交易11%,政府补助6%,比赛日门票3%。中甲俱乐部中,球员交易占39%,商业赞助27%,政府补助19%,赛事收入7%,比赛日门票3%。在剔除球员交易收入的前提下,普华永道对中超、日本J1联赛、德甲和法甲进行了对比,商业赞助占比分别为72%、47%、28%和22%;赛事收入占比分别为16%、6%、34%和44%;比赛日门票收入占比分别为4%、20%、19%和11%。

  而在俱乐部主要投资者数量方面,中超俱乐部有一个主要投资者的占87.5%,有两个主要投资者的占12.5%;英超约有一半俱乐部有超过一个以上的主要投资者。

  在成本费用构成方面,数据显示:中超俱乐部人工成本占67%,球员资产摊销18%,青训成本5%,管理费3%,比赛运营成本1%;中甲的上述几个数据为64%、7%、3%、4%和4%。如果拿息税前的中超俱乐部人工成本占比(68%)做一个对比的话,英超是58%,法甲56%,J1联赛45%,德甲42%,中超的人工成本比例是最高的。

  中超俱乐部转会费支出方面,外援占78%,国内球员22%;转会费收入方面,国内球员占81%,外援19%。

  普华永道得出的结论是:俱乐部收入逐年增长;俱乐部投资者结构相对单一;俱乐部的商业开发处于早期阶段,普遍亏损;人工成本占比较高,青训支出有较大上升空间(中国足协规定职业俱乐部每年在青训上的支出不少于全年支出的15%)。

  在这方面,德甲联赛值得中国足球借鉴。据介绍,在德甲50多年的历史上,从未有一家俱乐部因为财务问题而赛季中途退出。

标签: 中超土帅鲁能

相关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

推荐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