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盘点中超:中超是球迷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2015年11月03日19:05    新浪体育 微博 收藏本文
天津球迷天津球迷

  文章来源:TOP体育微信公众号 刘卫宏

  我是一个相信正能量的人,凡事喜欢向前看,喜欢往好了想。

  以前写球的时候,觉得中国足球一身毛病,活像自家小子不争气,恨不得一巴掌招呼上去。现在不写球了,用很单纯的球迷心态看中超,竟然觉得也像别人家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些优点。

  看恒大史无前例豪取五连冠,看最后阶段还像二维码一样让人眼晕的保级关系,看邵佳一含泪退役,看近四十“高龄”的孙继海带领差点被转让并且习惯性降级的力帆艰难上岸,看名头一个比一个响亮的外援来来去去……挺热闹的。

  热闹就好。

  不热闹才闹心。前些年大家心灰意冷的时候,你说看中超,多半会被嘲笑。那个时候,看中国足球就像看笑话,各种脑洞大开的“段子”肆意流行。

  身边年纪相近的朋友,当年是要相约看球的,并且是喝酒时的热议内容之一。现在他们已经不看了,只大概知道恒大很牛,孔卡很牛。如果不小心提到中超,几乎没人搭理,偶尔有个搭话的,也是惊问,“你还看中超?!”

  是的,你有拒绝接受球迷批评的权利,球迷也有对贵圈“果取关”的权利。

  今年中超球市,颇有点像上半年天天看涨的股市,据统计场均上座率超过两万二千人。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如果再与几年前中国足球遭受重创时寂寥的看台相比,这甚至可算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虽然恒大的贡献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这一数据,但我还是愿意相信,这不是泡沫或者虚火,而是中国足球从联赛起步的一次凝心聚力的再出发。

  球迷始终是中超联赛乃至是足球运动的核心动力与运转归宿。球迷回来了,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别人家的孩子”一直以来就是所有孩子的“宿敌”,好像个个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果一定要从别人家孩子身上挑些毛病,那就是中超的核心吸引力,目前终归还是“别人家的孩子”。

  高水平联赛固然需要高水平外援,但如果只能依赖外援,或者说外援在中超赛场长时间的活跃,始终没有带动本土球员实现质的提升,那么,这种核心吸引力很难转化成为核心竞争力。

  所以,更多本土球员仍然缺乏场上位置的竞争实力,只能在场边为别人家孩子默默点赞。所以,恒大又进亚冠决赛了,而国足挨了香港队一顿乱拳后,连四十强赛的出线资格都还在苦苦挣扎。

  看中超有时就想,一支成年球队的教练,无论是什么级别和水平,其实都难以对球队的稳定性的水平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也正因如此,不管中超还是国足,不管教练怎么换,该是咋样还是咋样——球员整体素质始终比排兵布阵和单纯的技战术水平更加重要。

  倒是可以设想,足协在目前对中超俱乐部的梯队成绩有所重视和体现的基础上,如果以更大的权重正儿八经地将其纳入综合考核体系,不知能不能培养几个榜样级的“自家孩子”。

  今年中超,各种“鸡毛”“乌龙”仍然存在。并且可以相信,以后还会无可避免地客观存在。然而,提前一轮到手的冠军被边裁直接举掉之后,恒大没太计较,他们放眼下一场比赛去了。在获得五连冠之后,斯科拉里也说,他最看重的是下一场比赛。

  着眼下一步,是中国足球现在最需要的心态。这不仅仅是下个赛季的引援计划,也不仅仅是未来五年天价版权的蛋糕分配,或许还应该是球迷的一种平和与真爱。

文章关键词:中超国足斯科拉里孙继海邵佳一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