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CBA赞助缘何8年暴涨20倍? 有人看见安踏尝到甜头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5月31日08:10  北国网-时代商报

  5月29日,中国足协正式对外宣布,北京现代汽车集团成为中国之队的主赞助商,双方签定了4+N的合约,如果中国队能够打进2018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0强赛,将至少获得不低于2亿人民币的赞助。与此同时,中国足协还公布了中国之队的首批7个固定主场所在城市。

  与此同时,CBA(微博)联赛在结束与安踏的八年牵手后,终于迎来了新赞助商,那就是李宁公司。作为中国曾经的体操王子,李宁在创建李宁公司后,业绩突飞猛进,不仅赞助各大国内体育赛事,而且很多欧洲球队都穿着李宁品牌的服装,例如2008年奥运会上勇夺男篮亚军的西班牙国家队。据悉这次李宁与CBA签署5年合约,而赞助费达到惊人的20亿人民币。抛开中国男足和男篮的实力不谈,中国体育的吸金能力还是不可小觑的。

  CBA赞助8年暴涨20倍

  作为亚洲篮球最高级别的联赛,CBA联赛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尤其是伴随着近几个赛季NBA(微博)大牌外援的不断涌入,CBA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2004赛季安踏与CBA联赛牵手作为中职篮唯一的赞助商,当时签约的金额是3个赛季6000万元,8年过去,李宁这次签约的费用为5年20亿,赞助费整整涨了二十倍,CBA品牌无疑已成为中国体育最值钱的金字招牌。

  上赛季CBA联赛结束时,也是安踏作为CBA主赞助商履行后五年合约的最后一季,随后包括耐克与李宁都加入到争夺CBA联赛赞助商的行列中,耐克开出的报价是每个赛季8000万,但安踏与李宁都开出了过亿元的报价,耐克无奈提前退出。最终经过激烈的报价后,李宁以5年20亿的大合同成功牵手CBA,成为CBA联赛服饰的唯一赞助商,这样的数字的确惊人,这也意味着李宁公司每年的投入将达到4亿元。

  由于CBA联赛日益增加的影响力,安踏品牌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有资料显示在2004年与CBA初次合作时,安踏一年的营业额仅3.1亿元,一年后达到6.7亿元,到2006年达到12.5亿元,2007年涨到29.8亿元,2008年达46.3亿元,2009年达到58.7亿元,2011达到89亿元,每年的增长速度都在90%以上。

  作为中国篮球曾经的掌门人,李元伟(微博)在谈及安踏与CBA的合作时表示:“安踏与CBA的合作堪称运动项目与企业合作共赢的样本。从安踏方面看,与CBA的合作,不仅促进了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科技实力的增强,而且积累了丰富的体育营销经验,最终成功上市,从民营企业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公司,最终奠定了他们在中国体育装备市场上的领军地位。这几年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企业的快速成长。”

  在李宁公司今年3月发布的2011年度业绩报告中,公布其2011年的毛利是41.14亿元,净利润为3.86亿元。而从下赛季开始,李宁公司每年要为CBA联赛投入4亿,实际上是亏损的买卖,但作为国内非常成功的体育品牌之一,李宁如何利用CBA联赛这个巨大的舞台推动品牌的广告效益以及影响力,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之队牵手北京现代

  5月29日晚,中国足协在北京工体召开盛大新闻发布会,对外正式宣布与北京现代集团进行合作,北京现代将成为中国之队的主赞助商,中国足协旗下的7支球队都将身穿印有北京现代标志的比赛服出现在国际赛场之中。

  据记者了解,福特宝公司与北京现代签约的方式为“4+N”,也就是双方首先合作4年,4年之后决定是否续约、以及续约的年限,这也意味着在2018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0强赛之前,北京现代也将成为中国之队的第一赞助商。在这4年之中,北京现代将每年向中国之队投入不低于4000万人民币的赞助,此外在合同之中还有一项附加规定,如果中国国家队能够打入2018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0强赛,北京现代也将至少再追加4000万人民币的赞助,也就是总共不低于2亿人民币的赞助。

  在发布会现场确定主赞助商后,中国足协也确定未来四年中国之队的几座固定主场,首批公布的七座体育场分别是北京工人体育场、上海虹口体育场、天津奥体中心、武汉体育中心体育场、秦皇岛奥体中心体育场、长沙贺龙体育场、陕西省体育中心。

  体育与金钱紧密相连,没有钱就没有体育,更没有成绩。李宁公司5年投入20亿,北京现代2亿元赞助中国之队,事实也证明的确如此。

  本报记者 黄硕 实习生 褚光

分享到:

[NBA篮球彩票][豪强争锋谁夺桂冠 玩赚彩票你是真神]

相关专题:中国男篮&CBA职业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中国足球 中国篮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