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篮球教练员岗位培训第十期中级班大连结业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5月29日17:23  中国新闻网微博

  中新社大连5月29日电(记者 王祖敏)在伦敦奥运渐行渐近的脚步声中,聚集在空军大连航空医学中心的一群中国篮球人却将目光投向了4年、8年甚至是12年、20年以后的奥运会。

  “中国篮球教练员岗位培训第十期中级班”29日下午在大连结业,这个为期21天、以基层教练为主的培训班吸引并聚集了大批中国体坛的名将、名帅、名师,他们一起构建着中国篮球的未来蓝图。

  “中国篮球教练员岗位培训第十期中级班”于本月9日——29日在大连开课,55名学员来自全国16个省份、2个直辖市和澳门特区,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19岁。培训班教研组组长、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贺立总结了这期培训班的3个显著特点:一是年轻化,三分之一的学员年龄在30岁以下;二是知识化,全部学员都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的6人,本科学历43人;三是专业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员有专业队的经历,其中包括胡雪峰、李可、张晗兰等一批退役国手。

  更引人注目的是,23名国内外篮球专家、学者、管理者、科研人员和NBA教练组成了一支高水平的讲师团队,包括国际教练教育委员会亚洲副主席、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NBA历史上第一位全职体能训练师里奇(Rich Dalatri)、NBA夏洛特山猫队的现任助教罗伯(Rob Werdann)、前国家队主帅李亚光、马跃南、陈德春以及CBA名帅王立彬、李秋平、李春江和李群等,还有生理学、心理学、运动营养学等各学科专家,他们或高屋建瓴、或出谋划策、或言传身教、或现场演示,为中国篮球的梯队建设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倾情相助。

  作为这次培训活动的主办方代表,前中国男女篮主帅、中国篮球运动管理中心运动队管理部部长宫鲁鸣称,基层教练和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项目长远发展的重要部分,但却是中国篮球梯队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国家体育总局和篮管中心的支持下,近几年中国篮协正在逐步加大其培训和培养力度。因为每次培训的时间有限,中国篮协尽量邀请有水平、有专业、有专长的学者、名帅和名师前来授课,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传授给学员先进的理念、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65岁的王贺立教授是恢复高考后中国第一批篮球专业硕士生,担任国家体育总局篮球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这位有着带队经历和30多年高校教龄的篮球专家在退休之后又重返课堂,成为这期培训班里兢兢业业的班主任。

  长期致力于篮球运动的教学与研究,王教授深谙中国篮球的过去和现状。他称:后备人才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一个项目终极水平的高低。而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篮球后备人才的选材、培养存在诸多误区,一些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更是导致了不少优秀苗子的夭折。所幸的是,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篮球运动管理中心都在积极扭转这一局面,而目前中国青少年球员的身体条件和基本素质也越来越接近国际水平,他相信有了各级的重视和科学的训练体系,中国篮球的振兴会在不远的将来。

  “中国篮球教练员岗位培训第十期中级班”由中国篮球协会主办,大连甘井子区文化体育局承办。(完)

分享到:

[NBA篮球彩票][豪强争锋谁夺桂冠 玩赚彩票你是真神]

相关专题:中国男篮&CBA职业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男篮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