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男篮锋线“七把刀”谁最锋利?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5月29日10:30  篮球报

  两番裁员后,中国男篮在控球后卫及内线两个位置上的人选已经趋于明朗,而在锋线方面,目前仍有7名球员正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对于内线优势不再明显的中国男篮而言,锋线球员在攻防两端的发挥将成为邓华德在伦敦奥运会上的重要依仗,在第三次裁员前,他们也将会得到重点考察。 

  人数多因为最重要

  王治郅抢下后场篮板,将球传给了三分弧顶处的陈江华(微博),陈江华运球刚过半场,王仕鹏(微博)和孙悦便已经在他的一左一右冲向了对方篮下。一个向左传球的假动作虚晃后,陈江华将球分给了右侧的孙悦,后者不做迟疑,大跨两步将球放入篮筐。整个反击如电光火石一般,传的精妙、攻的坚决。

  像这样的情景曾多次发生在不久前中国队与美国职业联队的热身赛中,当内线球员拿到篮板后,中国队场上的锋线球员就会尽可能地快速冲向对方篮下,寻求反击的机会。在如今的这支中国队中,“快速进攻”的理念已经根植到了每名球员的脑子里,这也是邓华德在执教中国男篮三年来所一直强调的,而其中,锋线球员便是首当其冲的突击手。

  在北京奥运会时,拥有姚明、王治郅、易建联(微博)的中国男篮内线具备很大的优势,即便面对西班牙的加索尔兄弟也丝毫不落下风。那时候,中国队最常规的打法是把球先交给篮下的姚明,对手不包夹,姚明会选择单打;而一旦对手包夹,姚明会将球传出,中国队的外线射手们便会获得空位投篮的机会。在那个以半场阵地战为主的体系中,锋线球员更多的时候扮演的是一名纯投手的角色。

  而自姚明退役后,中国男篮的内线优势已不再是王牌,半场肉搏已经占不到便宜,对此,邓华德在上任伊始便很清楚,他为中国男篮所进行的“改造”就是提速。所谓提速,就是要求球员们在短时间内或经过几个简单的配合后便可完成进攻。作为球权的保障,大个子们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篮板球的争抢中,而作为输送弹药的人,控卫们则要审时度势,发现最好的传球时机。

  那么,谁来完成最后的进攻呢?便是锋线。只有锋线跑出机会,控卫才可将球传出;只有锋线能够将球打进,中国队的进攻才能变得流畅,多点开花。在此前的3场热身赛中,邓华德也毫不掩饰对锋线球员的依仗,经常会同时派上三名锋线组成小个阵容,而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即便是面对能跑能跳的美国球员,中国队也打成了不少次精彩的快攻。“我们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使用小个阵容,我比较喜欢,脚步移动比较快,场地拉得很开。”邓华德说。

  两次裁员,邓华德裁掉了两名控卫两名内线,而在锋线上只有段江鹏(微博)一人离队。如今,在国家队的17人大名单中,共有7名锋线球员,他们分别是朱芳雨(微博)、王仕鹏、易立(微博)、翟晓川、孙悦、张博(微博)和周鹏(微博)。3场热身赛后,邓华德之所以没有给锋线“瘦身”,为的就是通过后面大量的比赛和训练来找出最适合球队的锋线人选。因为在两个月后的伦敦,他们的表现将决定中国男篮能走多远。

  本报记者康旭

分享到:

[NBA篮球彩票][豪强争锋谁夺桂冠 玩赚彩票你是真神]

相关专题:中国男篮&CBA职业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男篮 邓华德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