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社:CBA总决赛是篮球文化的成人礼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3月30日22:08  新华网

  4:1的胜利,点燃了万事达中心18000名观众的激情,白色热浪席卷全场,统一的着装,创意的口号,置身其中,依稀有了美职篮NBA(微博)赛场的感觉。当马布里(微博)的三分球一次次引起观众的呐喊——“防守”“必胜”“总冠军”“MVP”和自创的口号“换苏伟(微博)”“李上腿”……马布里的眼泪,北京队纵情的欢呼,五棵松,为中国篮球奉上了一场盛宴。

  通过总决赛的5场磨砺,CBA(微博)不仅诞生了一个新的冠军,而且将自身篮球文化又提高了一个层次。主办方越来越懂办赛,球迷越来越懂看球,球员越来越懂打球。本次总决赛,可谓CBA篮球文化迈向“职业化”的成人礼。

  从办赛水准上看,本赛季的CBA总决赛体现了向“职业化”的努力。落户五棵松,让CBA比赛终于可以在国际一流的篮球馆进行。球场的升级带来了连锁效应,场地条件、服务水准、球迷气氛以及电视转播的视觉效果、灯光、音效均提升了一个档次,CBA从硬件上完成了一个飞跃。主场的球馆开始给球迷发放统一的助威服装,赛场外也有了主队球衣、球服的专卖柜台,从安保的配合,到媒体的服务,本赛季总决赛较之以前的总决赛都有了提高,

  从观赛水平上看,球迷们通过CBA总决赛的五场体验逐步找到了“职业化”看球的思路。从第一场全场出现的“京骂”,到第四场“上腿”、“换苏伟”等创意性口号,以及第五场全场震耳欲聋的“防守”,球迷们渐渐抛弃了以往粗放、简单、只顾发泄的看球方式,将更多的智慧、更专业的观点带进了球场。在网络上,球迷们对于CBA的关注度更是前所未有,“CBA总决赛第五场”的话题在新浪微博上已经吸引了近500万条帖子讨论,其中不乏专业、理性、精辟的见解,以往的互相谩骂、地域攻击等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无论在现场,还是在场下,球迷们都在用更加职业的角度来看待CBA。

  从比赛水平来看,球员们打出了近年来最精彩的攻防对决。广东队八年七次夺冠积累下来的经验被北京队破解,由此可见,拥有众多国手的广东队倚赖奠定“王朝”的班底和打法已经无法满足CBA总决赛级别的对抗,广东队需要求变,需要提高。广东一家独大的格局被打破,众多世界级的大牌加盟、几位NBA名帅前来执教,强队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也是联赛职业化程度提高的一个主要体现。北京队的马布里看望白血病儿童、坐地铁、听相声,东莞马可波罗等球队进行慈善活动,CBA的球员,也在为篮球文化的进步做着贡献。

  当然,CBA篮球文化距真正的“职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拥有五棵松级别球场的球队并不多,管理部门的有些举措屡屡引发外界的争议,许多场次出现了管理混乱、球迷闹事的场面,水平与外援实力相当的本土球员依然不多。这些,都是在以后的赛季中需要逐步完善的地方。

  CBA成立17年,其品牌正逐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总决赛第五场门票在线销售不到一分钟就被抢光,展现了CBA球市异乎寻常的火热和无穷的市场潜力。品牌已经打响,CBA篮球文化通过这次总决赛得到了成长的机会。

  总决赛,CBA篮球文化的成人礼。(完)

分享到:

相关专题:中国男篮&CBA职业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CBA 马布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