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日报:大牌外援“水土不服”谁之过?

  ■ 许蓓

  杰拉德·格林、马蒂·科林斯,这都是曾在NBA(微博)拥有一席之地的名字,却在同一天成为CBA(微博)弃将名单中悲催的两个符号。NBA停摆结束,球迷们都在关注来自美国赛场的球员中谁会最先离开CBA赛场,然而结果却让人哭笑不得——走得最快的两位都不是赶着回NBA的,而是因为“水土不服”被各自效力的CBA球队放弃。

  尽管都是NBA弃将,但格林和科林斯仍足以在CBA场均拿到20分,被裁员并非因为他们打不出好球,而是因为他们并不适合这个赛场。本赛季CBA各队都在搞“军备竞赛”,恨不得能把科比和诺维茨基都拉到中国来打球,有的球队希望能天降神兵,让外援帮助原本水平一般的队伍提升几个档次,也有的球队看中了NBA球员加盟带来的“市场效应”——那些球迷熟知的名字一登上球队大名单,就能立刻让主场门票销量翻好几倍。大家都清楚只依靠外援支撑的球队不会有足够的底气,但无论球队还是球迷仍然指望大牌外援“下嫁”于己,等到请来了所谓的“大牌”,却连输好几场,球队的状态反倒还不如从前,才又开始反省。

  这种恶性循环正是CBA始终无法迎来一个真正的“春天”的原因,笔者做了5个赛季的CBA联赛采访,每一年开季的大新闻都是哪家球队又找来了哪位大牌外援,赛季中大多数精彩的比赛,主角也多是外援。现在对于大牌外援根深蒂固的迷恋,来自于球迷,来自于报道联赛的媒体,也同样来自于球队本身。

  NBA球员在中国“水土不服”是必然的,聪明者如马布里(微博),会把自己先融入中国文化,等了解这个联赛,了解这里的球迷、教练和对手之后,才可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如果仅仅是一名“外来工”,他不可能把自己与球队的荣辱挂钩,CBA球队管不好外援的案例还不够多吗?

分享到:

相关专题:中国男篮&CBA职业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CBA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