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CBA真正主角其实不在场内 每个标语背后都有段子

  若是带着一个问题走遍CBA各个俱乐部,问他们经理:你最想在赛场里看到谁?答案保证不是什么国手、新秀或者NBA巨星,而是满场的球迷。

  冯小刚曾抱怨说:读剧本时最令制片心碎的句子就是:逃荒的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因为“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这八个字意味着少说也得两千人。令人痛心的是,这八个字在震云的剧本里反复出现。制片求震云改剧本时手下留情别老写这句话了。云爽应,遂以“漫山遍野”取而代之。

  若是让CBA俱乐部们来写剧本,他们或许恨不得把“漫山遍野”反复使用,如果需要一个要求,那肯定是——每一个主场。

  球迷才是球队心目中最重要的演员。

  江苏老太成“经典” 新疆粉丝抖机灵

  方寸CBA赛场,足以窥一方水土人情。尽管激情宣泄起来,大家方式都差不多,但或许各有差异而已。而CBA大致概括,可以称为:东嘲西讽,北吼南骂。

  所谓东,是江苏、上海浙江一带,这里有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嘲笑。2004-2005赛季,广东和江苏打了CBA历史上至今唯一一个决胜场制胜的系列总决赛,而或许这可以视为CBA球迷骂战的开始。

  总决赛第3场之前,广东在南钢训练馆走出来时,一个路过的老太太对着李春江突然来了来一句“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成了一个经典的画面。而每逢两地打比赛,自然嘲讽极多,江苏球迷还打出过“坚决打败李春江,成全老蒋和新疆”的经典标语。

  上赛季,八一球员张博和模特“兽兽”传出绯闻,上海球迷还打出过“张博,兽兽喊你好好比赛!”

  但东边这里,有一处球迷和别处不同,那就是宁波的八一球迷。若说痴心,他们绝对CBA第一,那句“胜也爱你,败也爱你,不拼不爱你”就是他们的标志。这些年在外援攻势下,八一战绩尴尬,主场也不复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但蓝魔球迷那片看台,一直有人坚守,如站岗的士兵。

  杭州球迷给球队加油起来,热烈不已。但遇到球队输球时,也是一个好玩的现象,整个球馆犹如空荡荡一般,任凭DJ怎么喊加油,没人搭理。这算不算一种沉默的嘲笑?

  若说这几个赛季以来CBA主场最热烈的地方,那肯定是乌鲁木齐。新疆人热情如火,爱恨都很直接表达。上赛季常规赛,新疆主场大胜广东,当时现场DJ大吼一声:“谁能阻止辛格尔顿”,全场山呼海啸的和应,令人如身处一个猛敲的大鼓之中。但新疆球迷的小标语讽刺起来,也很有意思,他们曾经打出过“杜锋(微博),拉条子熟了”,翻译过来就是“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

  而乌鲁木齐球迷不但有才情,也很有耐心,他们会很耐心把客队每一个人都写一段讽刺的标准,然后再给每一个主队球员来一句赞美。对起来的一句就是“朱芳雨(微博),三分王在新疆”,“有一种三分球,叫杜比”。

  辽宁山东大嗓门 东莞嘴刁挺刻薄

  东北的球迷不喜欢玩标语,哪里似乎人人都有一副好嗓门,要表达什么直接扯起嗓子一通大吼。在吉林看球,简直是两个极端。有些人一进场,变魔术一样掏出一把瓜子,一边嗑一边看比赛,犹如到了剧场边。有些则从开场一路吼到比赛结束。

  辽宁、山东吼起来的内容或有不同,但相同的是大嗓门。山东主场最有意思,有几个球迷十年如一日,每场必能见到,他们是球迷加油的领头人,经常是带着一支乐队在现场演奏。去年增加了一个新项目,写了一个巨大的标语“办他”,他们在当地球迷当中如同将领,手里标语一举,身后一边齐刷刷的大吼“办他!”

  球迷热情,跟球队战绩有很大关系。这两三年来,吉林、辽宁成绩下滑,山东两队也是如此,球迷相比少了往年的激情和活力。

  但最怪的事情,自然是广东。东莞球迷可能是全国对自己球队最“刻薄”的。早些年苏伟(微博)刚上一队,投篮基本功很差,经常上去有不好表现时,全场竟然会是嘘声一片,伴随着还有广东的方言骂声。

  挨本土球迷骂并不奇怪,但8年7冠的路上,依然骂声此起彼伏,也堪称是一个奇迹。广东球迷标语不多,但那句“春江在,冠军在”,曾经传遍很多地方,甚至有些到了客场看广东队比赛的球迷都会带着那个横幅。

  早年宏远有个后卫叫林力,刚上一队那年,曾经试过三分球出手三不沾。而从此往后,他每次将要出手时,赛场里竟然会响起嘘声,还有大喊“别投了”。久而久之,心里留下阴影,这个在国青队颇为出色的后卫,早早退役离开了赛场。东莞球迷的口味极刁,非强队来时,东莞体育馆同样也会门庭冷落。票房有时几乎成为比赛预测最好的风向标了。

  天南海北各色人群,南腔北调各种呼吼,一直都是CBA最有特色组成。若是有的选,我想所有的球队都愿意在“球迷”的前面,加上一个“漫山遍野”的定语。

  本报记者 张健强 黄维 许蓓

分享到:

相关专题:中国男篮&CBA职业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CBA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