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1亚锦赛今日武汉揭幕 首战巴林中国男篮应留力

  今晚,中国男篮的亚锦赛之旅正式打响,中国队将迎来小组赛第一个对手巴林队。尽管因伤病等问题,造成目前中国队并非最强阵容,不过无论是主教练邓华德还是男篮队员,似乎都对夺冠显得信心十足。首个对手巴林队实力有限,为了避免受伤,中国队可能收着打。而中国队身处的D组实力并不强,从整体实力上来看,巴林队和

  阿联酋队无法对中国队构成任何威胁,小组头名的竞争将在中国队与菲律宾队之间展开。

  巴林队历史上只参加过六次亚锦赛,其中最好成绩是1997年创造的,当时

  球队夺得第10名;最差成绩是1991年亚锦赛创造的,当时球队排名第15位。1999年最后一次亮相亚锦赛,巴林队以2胜5负的战绩排名第12位。巴林队对于自己的实力心知肚明,巴林篮协领导也制定了最低目标——“只要你们赢得一场胜利,不给巴林人民丢人,就算交差了。”

  从6月3日首场热身赛到9月11日,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国队一共打了30场热身赛,除了王仕鹏(微博)因伤不得不缺席外,周鹏(微博)也没能在亚锦赛来临之际及时伤愈。好在丁锦辉(微博)和王治郅都已经康复。邓华德麾下的中国男篮绝对可以说是遭遇困难最多的国家队。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的阵容相比,“擎天柱”姚明因伤退役,外线杀手王仕鹏和防守悍将周鹏均因伤无缘亚锦赛,外线射手朱芳雨(微博)也因伤病,状态逐年下滑,已难再现“三分雨”的威力。王治郅、刘炜(微博)、孙悦等人也不比从前。西热力江(微博)、于澍龙、张兆旭等新生代国手还难堪大任,唯有经过NBA(微博)锻炼的易建联(微博)呈上升趋势。小组赛除了对阵菲律宾外,中国男篮应该给后面的比赛蓄力!因为在刚刚过去的夏季热身赛上,中国队实在浪费了太多不必要的精力,以赛代练,却不得不在比赛中调整甚至休养,这种遗憾可能只有男篮将士们能够体味。现在,请收起自尊,亚锦赛没有排练,演出开始了。特别提示:CCTV5今日20:00直播本场比赛(敬请留意节目变动)

  亚锦赛,谁是“死神”?

  两年前在天津主场溃败伊朗,是中国男篮永远需要记住的耻辱。2011亚锦赛幸运地再度在中国举行,按道理来说,中国男篮没有理由让冠军旁落。

  愿望都是美好的,现实却异常残酷。西亚三强伊朗队、约旦队和黎巴嫩队,似乎已经成了中国男篮挥之不去的梦魇。上届亚锦赛第三名约旦队有4名上赛季征战中国CBA的球员,对中国篮球(微博)非常熟悉,而上届亚锦赛第四名黎巴嫩队因弗罗曼、弗雷杰等几名归化球员缺阵,实力下降,但中国男篮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伊朗队在上届亚锦赛决赛中大胜中国男篮18分夺走冠军,让所有中国球迷哑口无言。目前这支伊朗队内外线都有高手,除了征战NBA的哈达迪外,还有美国NCAA莱斯大学前锋卡兹米以及有亚洲第一前锋之称的巴赫拉米。本次亚锦赛采取两阶段小组赛,伊朗队在B组,而中国队被分在D组,如无意外,两队将同以小组第一出线进入第二阶段的E、F两组中。每组前四名出线进入八强,按照中国队和伊朗队的实力,2009年天津亚锦赛决赛的场景很可能在武汉重演,也就是说,中国男篮很有可能将在最后决战中再次碰上伊朗队。这次,如何防守伊朗队的无解三人组:哈达迪、卡兹米和巴赫拉米将成为中国男篮的“哥德巴赫猜想”。

  中国队,谁来亮剑?

  面对堪称史上最困难的一届亚锦赛,谁来“亮剑”将成为全中国球迷关注的噱头。

  两年前的天津亚锦赛,阿联作为中国男篮核心首度参加大赛,虽然他展现出了个人的实力,但在决赛一战中突然迷茫被哈达迪打爆,领袖迷失,男篮战死沙场。如今,姚明已经正式宣布退役,阿联更是名正言顺地被扶正,成为中国男篮的新一代领军人物。其实对于阿联来说,他已经并不年轻,年龄上他应该已经进入黄金成熟期,目前的中国男篮急需他霸气外露。

  只是伤病让今年的阿联一直还在找状态。在热身赛中虽然场均能够得到16+7的数据,但他投篮和罚球两项命中率大不如从前。今年夏天,阿联在美国主要特训中远距离的跳投技术,但命中率并不稳定。依旧在调整之中的状态,给阿联能否扛起男篮大旗打上了一个大问号。

  一个阿联或许永远不可能抵上姚明对于中国男篮的作用,但加上一个王治郅还是靠谱些。本届亚锦赛真的是大郅的最后一届亚锦赛了,传奇老兵既然选择参赛就会全力以赴,挺进奥运是他的最后心愿。老兵大郅一定会在阿联身边站好最后一班岗。“郅联组合”会抵上姚明吗?无论怎样,这也是中国男篮的最后底牌了。本组稿件由本报特派武汉记者 赵蔚林 采写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男篮亚锦赛专题 |中国男篮&CBA职业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男篮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