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卡
“我的中文名字叫马明远,因为我喜欢姚明。”某期《非诚勿扰》,来自美国的男嘉宾这样介绍自己。姚明是全世界知晓率最高的中国名字之一,过去9年,很多人借着这个名字享受着“姚明红利”,但是随着昨天姚明在上海正式宣布退役,他们会突然发现,跟在姚明的旗号后面那么久,几乎已经忘记了自己叫什么。
姚明改换了场地,他们却只能留在原地。
4年前,因为姚明的影响力,斯特恩雄心勃勃地在中国成立唯一一家海外NBA公司,打算在5年内开设1000家专卖店、建立NBA中国联赛,并建设12座NBA级别的球馆,并准备上市。后来这被证明是斯特恩做过的最差的商业计划:NBA在中国既找不到将关注度转化为商业盈利的方法,又无法在中国联赛的官办背景下为举办联赛找到打破政策壁垒的途径,国内淡薄的版权意识又让正版产品乏人问津。
NBA的产业还没有真正进入中国,20年的免费播放权和姚明的影响力也未能让中国的观众真正爱上这项运动。没有姚明的NBA在中国的转播收视率已经跌到了0.3%的谷底。舆论显然是过于乐观了,更多的受众还是习惯于带着爱国情结和“民族精神”看球。这本无可厚非,但时隔多年之后仍无法使观众看NBA时的关注焦点有所变化,仍让NBA和央视始料未及。
在荧屏之外,很多青少年因为姚明而选择投身篮球事业,但同样必须看到的是,中国城市能够向公众开放的球场仍然少之又少,中国篮球的后备培养和选材机制仍然落后,大部分CBA球员的所有权还属于体育局,人才流动障碍重重。他们会发现,自己为NBA和姚明的光鲜所投身的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处境,仍然透着黯淡和陈旧。
专注、幽默、睿智,这些特质让姚明被视为中西文化的桥梁,展现中国形象和软实力的重要筹码。现在,当这张“国家名片”行将失效时,有关部门却很难找到新的替代品。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出现像姚明那样在截然不同的文化、体育体制和话语方式之间游刃有余的中国运动员,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是像曾被视为“姚明接班人”的易建联那样动辄“代表十三亿中国人民”,就是在刻板地感谢国家。
这个上海午后,姚明完成了了从球员向俱乐部投资人、个人慈善基金持有者和社会活动家等多个领域的转型。在他身上,不难看见个人价值的不断凸显和提升,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姚明身后的的中国体育的产业价值和形象,九年之后仍然蜷缩在他高大的身影后面酣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