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副总编辑 严健
6月23日,就在美国媒体爆出姚明退役消息的十几天前,我在采访NBA中国新任CEO舒德伟时向他发问:如果姚明退役,NBA中国是否已经做好了中国市场因此受到全面冲击甚至陷入衰退的可能?
舒先生环顾左右而言他,并不愿意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不过他的一句话我相信是发自肺腑,“我希望中国能够再有十个姚明”。
如果有可能,我真的非常想在的姚明退役从一种假设变成几乎确定的事实之后,再问一次舒先生同样的问题,但是,我想至今没有接到姚明的退役声明的NBA中国恐怕更加没有心情回应了吧。
近两个赛季,姚明缺战而导致的收视率暴跌、关注度下滑、球迷流失,NBA相信已经领教过了,而从小看琼瑶阿姨作品长大的我们也应该很清楚,同样是消失,“那人只是去了远方,纵是千年万载我也要等他回来”和“今生今世,永不再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况。
NBA要面对的,是他们十年好局的一夜崩塌,中国人对NBA的关注度将退回至姚明进入甚至是有希望进入到NBA之前,那大概是2000年前后,那大概意味着是一个千万规模的球迷群体——毫无疑问,这个连微博用户十分之一都不到的盘子是装不下NBA的野心的,15座NBA级别的球馆,自主职业联赛,5000万人民币“保证金”,离开了姚明,这些曾经美丽的梦想现在听上去是那么的搞笑。
NBA何尝不知道“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他们在不断地尝试,希望能够让没有中国北京的科比、詹姆斯、霍华德们能够成为和姚明一样的中国公众偶像,但是“有姚则火,无姚则冷”的中国赛证明,这又是一个“美丽的梦想”。
冷酷的现实摆在NBA眼前:如果想要重新找回“姚时代”的辉煌,只有下一个姚明能够做到。
但是,筛遍中国篮球界,纯篮球意义上的“下一个姚明”无迹可寻。姚明当年离开CBA时场均32.4分、19个篮板、4.8次封盖,如今,即使把这个数据打一个对折,中国的年轻内线又有哪一个能够达到?
可NBA太需要“下一个姚明”了,这已经不是一个“纯篮球”的需求,所以也别以为NBA会坐在那傻等。
有很多可以变通的方法:易建联这根独苗一定要保护好,他一定会去一个曝光率很高的球队,一定会得到一份合同,一定会得到很多机会,一定不会遇到一个不让他上场的教练,一定会遇到一个愿意给他传球的后卫;会有更多有潜力的中国球员被NBA选中,他们也许只是二轮新秀,也许会是轮换阵容边缘球员,但是他们能够在电视上出现,能够被中国球迷看到,就算质量不行,可以用量补;一定会有更多的美国篮球界人士以各种身份介入中国篮球,他们或者将目光投向更基层的璞玉,或者通过教练员、经理人培训的方式增加天才的出产率……
总而言之,被冠以“下一个姚明”的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诞生,并不会太遥远。但是,我们应该非常清醒地看到,这只是一场NBA用来自救的概念炒作行为,第一个姚明是中国篮球界百年不遇的天才,第二个,第三个,恐怕和“财”的关系比“才”更多。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当一波波“中国风暴”从NBA刮来时,千万别因此产生了“中国篮球已经发达到可以‘量产姚明’”这样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