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莞生力军-90后之常亚松:等待伤病和低潮过去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3月07日17:01  华奥星空

  陈信安和顾全都喜欢喝茶,所以队里的年轻球员都喜欢往他俩的房间跑,大家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本赛季,东莞队里有7、8名90后都是近一两个赛季才参加CBA的比赛,年轻球员又难免状态起伏,所以大家聊天的时候也经常会说到这个话题上来。

  “年轻就必须承认会有起伏。这个我都经历过,所以我大致知道怎么一个状况。”当队里的年轻人因为状态低迷而郁闷的时候,陈信安作为过来人总是会这样劝诫他的小兄弟们。

  1990年出生的常亚松最近有些郁闷,过年前,因为受伤把开赛以来的首发位置给丢了。新年过后,又因为脚伤没有怎么上场比赛,他只在2月13日与佛山的比赛上场打了6分半钟。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每个晚上常亚松都要去医疗室给受伤的脚做理疗。

  上不了场,常亚松心里也着急。与北京队比赛的次日,东莞队全队放假,常亚松偷偷地来到球馆,一个人练起了投篮。“这个孩子就是不爱说话,不过我知道上不了场他心里也着急,但是还是得养好伤才能上。”常亚松的母亲说。

  常亚松在场上投篮,他的母亲就坐在场边看。2009年6月,东莞队的青年队在河南焦作参加全国青年联赛的时候,常亚松的母亲也像这样坐在场边,一场不落地看下来,最终,她见证了儿子和队友们一起战胜广东队,从而夺得全国青年联赛冠军的时刻。

  焦作正是常亚松的家乡,东莞队夺得全国青年联赛冠军的时候,他的父母来现场看球方便。现在,常亚松的母亲只能是偶尔过来看一看儿子的比赛和训练了。

  独自训练后的那天晚上,常亚松做完理疗后,按照往常习惯,他来到了陈信安和顾全的房间串门,队友之间少不了问候伤病恢复情况。

  “我已经准备好了,能让我上我就上。然后我还要主动请战。”常亚松笑着说。在一起相处的兄弟们面前,常亚松并不像他的母亲所说的那样“不爱说话”。“熟了就比较好。”常亚松说道。

  常亚松11岁开始接触篮球,起初是父母要上班迫不得已把他送到体校去。“一个月后,让他不要去,他自己就不干了。”常亚松的母亲说。2006年,常亚松被吉林队看中,离开河南到了长春,和于澍龙、张彪成了队友、好兄弟。2009年初,他又和现在的队友孙桐林,从吉林来到了东莞队。

  如今,人们总是喜欢把他和已经入选过国家队、打过世锦赛的于澍龙拿来做比较。不过,常亚松倒不太放在心上,“没有什么,也都是外界在比。”常亚松说,“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慢慢来吧。”

  本报记者魏政军

  

分享到:

相关专题:中国男篮&CBA职业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东莞 CBA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