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春江大话世锦赛向篮协进言:青年联赛应改规则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12:36  篮球先锋报

  特约记者张健强9月12日伊斯坦布尔报道  篮协组织的6人观摩团,静静地在世锦赛赛场里旁观着别人的热闹。从十六强淘汰赛一直到决赛,他们几乎不漏过任何一场比赛,比场内的记者还勤奋,晚上的比赛一坐就是一整晚,中间也是薯片、可乐、雪糕垫肚子。

  观摩团一行六人,篮管中心的宫鲁鸣和叶庆辉,职业教练李春江和崔万军,另外两位来自大学的调研组。其实他们到来的时候,中国男篮还没离开,但他们都没有到中国男篮那边去现身,甚至一开始还拿着球票在球迷区里看球,让记者们根本找不到他们。直到中国男篮离开,他们才一个个出现在原来球员看球的区域。

  这次观摩团,是早就安排好了,李春江在3个月前就已经跟俱乐部请假了。“一般大赛都会有这样的安排,这一次我们过来也是耐心看比赛,观察一下世锦赛代表的潮流走向,”李春江说。

  宫鲁鸣看完土耳其对塞尔维亚的比赛之后也感叹说:“如果不是在现场,你根本感受不到那种压力。很多电视机里看不到的东西,比如现场球迷的压力下,很多客场因素的作用下,那些球队的表现。”他们六个人,看完比赛之后都会热烈地讨论。

  而李春江对比赛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这一次最深的印象,肯定是塞尔维亚和立陶宛,”李春江说,“他们的年龄结构非常合理,那才叫属于未来的球队啊。人家都是两三个老球员带着一大群年轻球员。”

  塞尔维亚的班底,李春江可谓是熟悉,因为2007年世青赛他率领国青还和对方交过手,当时青年队和塞尔维亚打全场并不落下风。但3年一过,对方已经成长为世锦赛的栋梁了,而那一批国青队如今只有苏伟一个人。

  “这一次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现在很多强队很少打以前那种大配合,”李春江说,他说的大配合就是那种5人同时不断掩护和返跑来寻找战机的全队战术,“这次看得很多,基本都是从挡拆开始寻找机会,两个人反复挡拆,把局部化的战术变得更精细。但这两个人掩护同时,其他几个人也不是站着看,而是不断地移动来接应队友。一旦机会出来,球还真能到位,而且到位之后命中率非常高。”

  “个人能力和身体素质,这一点以后我们需要更多地加强训练,”李春江说,“塞尔维亚的4号蒂奥多西奇,相信这次大家印象都很深刻,我们老说后卫成长得慢。但你看人家才23岁,打球的经验和老练程度,是我们国内很多老队员都没法比的。”

  “以前我从美国回来的时候,也给篮协提过意见,要改变青年联赛和CUBA的规则,”李春江说,“改成35秒的进攻时间,跟NCAA一样,培养他们的配合意识。24秒可以打两次战术,35秒就可以打3次,不要养成那种看着时间然后逞英雄的习惯。让大家静下来,这次机会出不来,我们再来一次。”

  “我们青年联赛也有不少规则希望试图改变,”李春江说,“比如规定第一节和第二节两套阵容。不过,其实也没必要,只要规定每个人上场时间都达到10分钟,你教练怎么用人我不管你。一节紧逼一节联防,这些都没问题。”

  “大家对塞尔维亚最后那个16秒多的配合都印象深刻吧,”李春江说,“按照我们过去看到的比赛,包括NBA很多比赛,都会拉开,然后让主力球员一打一,要么上篮要么投篮了。你看人家,完完整整把机会真正打出来了,最后上篮几乎就是空的了。这就是意识,时间和战术统一起来的打球意识,16秒是完全可以打一个完整的战机的。”

  “我们过去青年联赛一直不够重视,”李春江说,“这一次回去,如果报告考察结果,我还会再提一次这个。CBA的球员要改变,暂时很难。只有从未来开始了。”

  6人考察团坚持到决赛之后,才会转机从迪拜回北京。国家队的任务或许是专注于赛场之内,而整个考察团的任务或许是赛场之外的作用。

  新浪为《篮球先锋报》独家网络合作伙伴,该报提供所有内容,其他网站和平面媒体不得转载、复制或以其他方式变相传播,违者负法律责任


相关专题:2010年男篮世锦赛专题 |中国男篮&CBA职业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男篮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