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来CBA打球的中国台北球员许皓程在接受山西媒体采访的时候,说到自己到山西队的一些看法时,讲到CBA球队对球员的管理较为“封闭”,导致球员不会思考,缺乏创新。许皓程此言一出,引来一些反思,同样的也引来一些球迷的批评。认为你台北的球员,自己也打得不怎地,凭什么说三道四?
如果这样想,中国篮球的进步,只好继续闭门造车,因为根本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许皓程并非全盘否定CBA的管理方式,只说是“有好有坏”。我个人长期观察CBA,也希望就此和CBA球迷一起沟通。
CBA对球员的管理就像青年队一样,什么都管,这会让球员不会思考,不会创新。——许皓程
CBA球队对球员的管理,大部分采取集中管理,在住宿上,很少给球员自由的空间。是否需要这样管理,其实是见仁见智的,依各个球队情况不同而定。NBA球员是各自有自己的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都是这样。当然要进行这种管理,必须建立在球员对于自己的私生活有强烈的自觉上。不但要球员能自我进行生活管理,并保持训练质量跟竞技状态,还必须要防堵外界的干扰等等因素。再者,并不是球员都拥有自己的“家”,很多CBA球队的训练基地也离城很远,干脆集中管理,也不是什么问题。这一点,可能许皓程是少见多怪了,可能台湾的球员会比较不习惯这种环境。
在台湾,球队有了问题,是球员聚到一起先解决。在CBA,球员之间沟通得很少。——许皓程
这是很确实的事。由于CBA各队队员天南地北,有的甚至连普通话都不一定说得好,除了打球之外,交流确实会成问题。但除了语言外,难道就没有其他因素?CBA球员大部分很内向,对于沟通欠缺经验跟勇气。我参加过许多的篮球训练营,总是觉得中国球员对于自己熟的球员比较热络,但是与其他球员交往就显得很拘谨。过去中国球员也不乏到国外去训练或比赛,但总觉得与队友的沟通较少。这不仅是语言问题,而是心态上也不够开朗。
在台湾,教练和球员的沟通是双向的,在CBA是单向的,一般都是教练找球员说,球员没有自己的想法。——许皓程
想要中国教练跟球员,私下像朋友一样,目前恐怕有相当的难度。首先是传统上,教练与球员有“上下”之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外教,对球员有如对朋友一样时,接下来就会有“没大没小”的事发生。再者,中国教练目前在执教上,普遍强调的是技战术层次的问题,而不是心理上或是管理方法。一个口令一个动作,一道命令一个战术,当然是最简便的管理方式。这不仅需要教练员在管理技术上的提升,也需要观念上的改变。
中国球员欠缺的“软实力”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大,最直观的答案,就是从教练到球员本身的内在必须做一个提升。篮球是“一群人”必须要共同完成的运动,一个球员除了在篮球技术、身体条件上需要进步外,内在精神层面也需要进步。所谓心理素质、态度等等,绝不只是靠着坚忍跟服从就可以概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