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篮球潜规则中没有下课 2011信兰成如何挽狂澜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9月01日08:48  东莞日报

  昨天,昆山下雨了,就如8月16日晚的天津。有很多事情难以解释,但却总让人产生联想。难道是天意?

  斯坦科维奇杯是郭士强的救命稻草,上至体育总局、篮协,下至郭士强本人、普通民众都将斯杯视若郭士强最后的缓冲带。但在中国队连续两天最后时刻输给澳大利亚和土耳其后,机会已如手中的沙子越抓越少?昆山体育馆虽然上座率不高,但“郭士强,下课!”的喊声却一点不比天津小。

  任何事故都必须有个责任承担者,外界需要说法。现在,唯有“郭士强,下课!”才能平民愤,他已身不由己。或许,在国家队下一次集训前,在接任者选定前,郭士强还是名义上的中国男篮主教练,但人心已凉。

  潜规则里没有“下课”说

  在中国篮球的“潜规则”中,其实并没有“下课”一说。

  重大赛事夺冠或者失利,达到目标或者考试不及格,短期内并不知道主教练的命运。直到下一次大赛来临,新一届国家队要组建,谁上谁下才会明了。而到那时候,“下课”之声早绝于耳。

  当年,王非兵败釜山,“下课”之声不亚于现在的郭士强。但篮管中心并没有宣布王非“下课”,当时王非正经历丧父之痛。直到第二年春天,兵败釜山的声讨声已经淡去,蒋兴权重出江湖,王非才真正到了离开之时。

  老蒋也没有挣脱这种命运。哈尔滨亚锦赛后,虽然保住了雅典的一席之地,老蒋雄心勃勃想带队去雅典征战奥运会,直到之后哈里斯和尤纳斯来到中国,启用洋帅已经成为事实。据说,直至今日,老蒋对此仍耿耿于怀,今年中国篮协搞主帅竞聘,老蒋压根就没凑这个热闹。宫鲁鸣带领女篮雅典成绩并不理想,他也同样经历着只“上”不“下”的经历。

  有些“传统”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谁都想挣脱,但最终却要屈服。郭士强,这个中国男篮历史上最年轻的主教练,可能也难以摆脱这个命运。但在下一次国家队集训之前,他还是名义上的主帅。最要命的是辽宁队已经解除了他“顾问”的职位,也就是说,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极有可能是无根浮萍,无处落身。

  2011年亚锦赛不容有失

  天津亚锦赛时,场地中有一块明年世锦赛的宣传广告,上面写着:“目标,土耳其”。虽是脆败,但中国队好歹获得了土耳其世锦赛的资格。让业内人士和媒体担忧的是,2011年的亚锦赛,篮球正在崛起的西亚国家已经在努力争取主办权,整个亚洲到时只有一张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这样的中国男篮还能去伦敦吗?如果连奥运会都进不了,这人可就丢大了。

  2011年的亚锦赛,中国男篮只有取胜一条路。比起问责郭士强,接下来不到两年的时间,中国男篮如何从泥淖中爬出来,才是核心问题。明年,有男篮世锦赛和亚运会,尤其是亚运会,本土作战的中国男篮必须有所改观。

  在亚锦赛总结会上,篮协新任掌门人信兰成再提“三从一大”,即训练“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这有着36年历史的中国竞技体育成功“秘笈”,向来是“奥运战略”的基础,曾有一段时间被置于“科学训练”的对立面。结合信兰成上任的执政口号——举国体制,本来外界对此一片质疑,兵败天津却让信兰成的这一执政纲领有了强有力的事实依据。

  启示,“后奥运时代”体育总局新规划的中心思想就是“举国体制”,信兰成不过是执行了总局的精神而已。看似带有个人色彩的执政理念契合了中国体育的大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CBA职业联赛将深受影响。赛制缩水、外援上场时间受限这些变化已经变得不可阻挡。联赛的重要性已大大下降,为国家队输送球员将是各俱乐部的中心任务。可与此同时,投资人的信心和热情也将缩水,这种现象在兵败津门后已经显露。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信兰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