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斯杯未救赎反成致命一击 两大原因使郭士强走向下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9月01日00:02  北京晨报

  澳大利亚、土耳其的二三线球员,便将中国男篮“逼”得无缘斯杯决赛。兵败天津亚锦赛后,原被视为主教练郭士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斯杯,却给了他致命一击,昆山体育馆内再度响起“下课”声。抛开一些非理性因素,男篮在半个月内两度遭遇滑铁卢,主教练郭士强难辞其咎,但是否炒掉教练就能让中国男篮摆脱困境呢?

  ●观点一 临场指挥不当

  兵败天津亚锦赛后,中国男篮亟须用斯杯的胜利为自己正名,然而,已经输不起的他们却接连倒在“水货”脚下,输球的方式几乎如出一辙——最后时刻接连被澳大利亚、土耳其逆转。昨天某网站的在线调查显示,92094票投给了“无缘斯杯决赛,郭士强应该下课”,占投票总数的81.6%,大有郭士强不下课不足以平民愤的味道。

  网友大多认为,男篮连战连败,主帅指挥不当难辞其咎。央视篮球解说顾问杨毅也认同这一观点,他表示,“斯杯上这批年轻、充满斗志的球员,连续两次让煮熟的鸭子从嘴边飞走,不但展现出自己的经验不足,同时也展现出郭士强临场指挥的经验和能力缺陷。”他还举例说明,“后卫崩溃,既是个人绝对能力不足,也是郭士强的用兵让他们失去了节奏。对澳大利亚,胡雪峰作为首发后卫,全场只出场10分钟,在最后40秒张庆鹏五次犯规被罚下、胡雪峰不得不被迫出场之前,他已经在板凳上坐了30多分钟,而他一上场,面对的就是对方全场紧逼的扑抢。对土耳其,刘炜、张庆鹏、胡雪峰被不断轮换,刘胡两人全场都找不到节奏。此时,球队的斗志和凝聚力不再是问题,郭士强的带队能力则被推到风口浪尖,这也意味着他失去了最后的挡箭牌。”

  ●观点二 上任时机欠佳

  郭士强缺少经验,临场指挥能力欠佳,的确是事实,不过,他是否就要为男篮的接连失利付出下课的代价呢?中国男篮陷入目前的困境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除了球员基本功不扎实,斗志不够顽强,甚至欠缺一些运气成分外,央视篮球评论员于嘉还指出,郭士强与球员磨合的时间还不够充裕以及他上任时机欠佳,也是中国队接连失利的重要原因。

  郭士强作为年轻教练,能否统帅好球星云集的中国男篮早在他上任之前便摆在选帅者面前。于嘉认为,郭士强执掌中国男篮的时机似乎不合时宜,“当初应该让郭士强先从国青队带起,当这些国青球员适龄进入国家队后,他们能忠实地执行郭士强的战术思想和技战术体系。到那时郭士强担任国家队主帅后,会跟这拨儿球员配合得比较默契。而现在,一上来就让他带这么重的任务(亚锦赛),出现这些问题,只能说他上任时机不合时宜。他当主教练是有能力的,可能是欠缺一些火候。”

  年纪轻、资历浅的郭士强,面对的是早已在CBA各队养成各异打法的CBA球星们,这一现实不仅是郭士强需要面对的,也是选帅前有关方面就应意识到的。如今看来,选郭士强执掌中国男篮,确有拔苗助长之嫌。

  晨报记者 亢雪松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郭士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