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男篮一夏都在盲目中度过 有些事情09年不会有答案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8月31日20:11  新浪体育
男篮一夏都在盲目中度过有些事情09年不会有答案

这一夏男篮确实有些盲目

  新浪体育讯 8月31日,是八月的最后一天,昆山下起了小雨,空气里的凉意也在提醒着人们秋天来了。今天同样也是中国男篮的2009年的最后一天。今晚之后,男篮就地解散。队员们将带着疲惫的身心回到各自的俱乐部。这个夏天,就这样过去了。

  站在斯杯第三名的领奖台上,孙悦不可能再捂着嘴笑了。亚锦赛之后,爱说爱笑的他更喜欢在人多的时候,挑个地方一个人安静的带上大耳机翻看杂志。尽管关于他下赛季的去向还不明朗,但他在斯杯的比赛里仍旧努力的为球队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标题里他被定义为“难掩NBA气质”。

  两个月前,孙悦带着总冠军戒指回到国家队。第一次公开课上,孙悦被媒体团团包围,他身后放着和詹姆斯同款的超炫耳机也为了摄影师捕捉的焦点。从宁波前往沈阳的班机上,只有王治郅等老队员可以享受的头等舱里第一次出现了孙悦的身影。从高调的回归到亚锦赛后却变成了无情的批评。领奖台上的无心一笑,令孙悦遭受了来自各方面的指责。这就像是这个夏天中国男篮的缩影,从备受关注到千夫所指。

  热身赛遭遇第一次责难

  6月28日,宁波北仑,“郭家军”第一次亮相。大家都想看看这支没有姚明没有易建联的球队将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和澳大利亚队的两场胜利之后,郭士强身上的压力似乎有所减少,“防守比以前更有侵略性,”、“反击速度更快”、“打出了无姚之后的特点”种种好评见诸媒体。每每有记者想要采访,郭士强尽管依然低调,但总是笑呵呵地说:“找宫导去吧。”

  和立陶宛队的热身赛是“郭家军”第一次遭受媒体的责难。赛前,就有媒体鼓吹立陶宛队的“水分大,是二线球队”。但要知道,立陶宛的篮球的基础相对中国而言不知道要高出几个档次。“一个500万人国家,有30万人打篮球。我们有13亿人,注册球员不超过500个。从国青到国家队,我就记得没赢过人家。人家好在是来个二线队,要是来个一队我们也打不过啊。”大郅讲起过去的故事,比任何采访都更精彩生动,“我们96年的时候和立陶宛打,上来就输了30多分。要想赢他们,就得是别人打得特臭,咱们还得是怎么投怎么有,就跟放卫星一样。”

  三场比赛前,中国队和立陶宛来了场内部教学赛,40分钟打平了。那场比赛中国队的三分球命中率达到了不可思议的75%和立陶宛的最后一场球,在裁判的帮助下,在对手主教练不在的情况下,中国队总算找回了颜面。但也让大家明白:球队在遇到强队时仍旧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只可惜这一次的失利并没有让队员们从“骨子里莫名其妙的优越感”里解脱出来。尽管对亚锦赛的对手情报一无所知,但每每接受采访时,队员都表示“亚锦赛夺冠是唯一的目标。”易建联也不例外,“西亚的对手前几年有接触过,确实有些进步,但我们会努力去应付的。”言语之中没有察觉出危机的到来。

  信心爆棚背后的盲目

  易建联的回归在当时无论是对队内还是媒体都仿佛是一剂强心针。“小易回来了,我就不用单干了。”王治郅说。“他回来之后会对我们的内线起到很大的作用,无论是防守还是进攻。”郭士强说。

  尤其是三场热身赛的胜利,易建联在进攻和防守的表现,外界的信心也被调动了起来。夺冠、夺冠、还是夺冠!仿佛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在那段信心爆棚的时期,王治郅一番“泼凉水”的话,反倒没有让任何人留意,“说真的,我们就是两眼一抹黑,上去就干!因为我们对对手的情况一无所知,甚至有哪些队员要去参加我们都不知道,更不要说人家的战术了。这几年西亚尤其是伊朗队的投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加上他们原有的特点,他们的威胁很大。”更重要的是,大郅明白国家队里的年轻队员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一切,“我们就这么七八杆枪,挺不好打的。”

  轻敌的情绪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蔓延开来,直到亚锦赛上依然如此。回顾亚锦赛的比赛,从小组赛开始,中国队磕磕绊绊。小组出线后面对一支无论是身高还是技术都不如自己的阿联酋队,中国队在几分钟内竟然一分不得,反倒被对手打了个12比0。到了四分之一决赛对阵中华台北,第二节被对手连续追分。中场休息时,男篮被带队的领导“教育”了一番,换回的才是一个酣畅淋漓的下半场。

  “经过了奥运会,觉得自己的世界八强了,心态不一样了”一句来自篮坛名宿的话或多或少可以说明中国男篮轻敌的根本,但队员却坚持认为不是这个原因,“比赛中出现心态的起伏很正常,想赢球就会变得处理事情简单。”

  耻辱一败之后何去何从

  如果说亚锦赛决赛之夜中国队是输给了伊朗队的话,大家可能更愿意说中国队首先输给了自己。“这不是一场正常发挥的比赛”著名评论员徐济成这么说,资深记者杨毅这么说,领队宫鲁鸣也这么说。

  “我们可以接受失利的结果,但我们很难接受这样输球的过程!”无论是球迷还是记者都在表达这样的情绪。媒体的指责像狂风暴雨一样的突然而至。对主教练郭士强的指责更是到了一个顶峰。下课的声音就像是暴风雨中的打雷和闪电一样,不断折磨着郭士强脆弱的神经,也动摇着他原本就不够多的威信。

  都说斯杯将是中国队的一场救赎之战。在经历了亚锦赛的溃败之后,队员们都很难再次以平和的心态投入到比赛中来。封口、封闭训练一系列举措甚至比备战奥运会前的规格有过之而无不及。队员如同惊弓之鸟一样的喊出了“防火防盗防记者”的口号,而斯杯上那个喊出“不许笑”的队员,也俨然已经成为了网络红人。矫枉过正似乎有一次出现在了中国男篮重新上路的时候。难怪有记者开玩笑说:这个夏天,中国男篮留给记者的印象是一张张“生人勿近”的脸,和经过混合区时置若罔闻的神情。

  斯杯的第三名没能完成球迷心中所谓的救赎,但却让人感觉中国男篮并没有骂声中的那么不堪。如果可以多给一些时间,多一些理性,抑或他们会给予更多的回报。但中国男篮重回巅峰究竟需要什么需要多少时间?这些问题至少在2009年不会有答案了。

  (晨曦)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郭士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