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中国男篮与澳大利亚的比赛比作“郭士强的公开训练课”,可现在看来,“汇报演出”这个说法似乎更加贴切。从面临大考时的惴惴不安,到料敌先机后的运筹帷幄,郭士强做得很不错。
澳大利亚的战术打法与欧洲类似,用犀利的内线冲击,为外线创造进攻机会;用精准的外线投篮,拉开对手内线的收缩防守。尽管派出的只是二队,“澳洲虎”这套组合拳依旧打得有声有色。第一战,中国队虽然赢了,但赢得艰苦,胜得吃力。那场比赛结束后,郭士强也老老实实地承认:对他们还不够了解。
但到了本溪,他就把对手研究得通透。师从尤纳斯的郭士强不敢忘掉防守,中国男篮内线高度的欠缺,更让郭士强清楚强硬防守所具备的战略意义。第二战,中国男篮的内线防守更加强硬,用合理的补防和夹击代替了盲目的收缩;外线方面,则以积极的脚步移动和相互间的呼应来应对。上半场,澳大利亚连续两节只有10分进账,固然因其进攻效率不佳,中国队的防守,也绝对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中国队的打法依然围绕内线进行。王治郅吸引防守后向外分球的思路,从尤纳斯和姚明在队时就已经存在。但在外线利用中锋或大前锋进行高位挡拆,为朱芳雨、王仕鹏等人制造三分球的战术,显然出自郭士强之手。或者说,他充分学习和借鉴了李春江的战术。此外,他亲自挑选的李晓旭,在这两场比赛中出色地顶替了易建联的位置,也足以说明郭士强“用人不避嫌”的坚定态度。
都说郭士强爱学习。两场热身赛之后,方有切身体会。现在,那些怀疑郭士强不能胜任男篮主帅的说法,可以消停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