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9日,在和信兰成完成篮管中心新一轮回的权力交接后,60岁的李元伟告老还乡,安享天伦之乐。很多人认为,无论谁继任,中国篮球都依然处在“后李元伟时代”。在已经建立起的行业环境、已经铺好的航道上,新掌门人只需要坚定地继续前进。
所以近日当信兰成将李元伟的工作来了一次全盘否定后,还是让人颇感意外。不过不能否认的是,信兰成对CBA的总结意见大多一针见血,尤其是整体市场运作和各个俱乐部利益两方面,捅到了CBA的肺管子——如何赚钱?
照搬NBA模式不现实
NBA去年在中国的收入大约为5000万美元,这也成为NBA联盟来自海外的最大一笔收入。NBA去年总收入40亿美元。
让中国篮球成为世界上第二个NBA,这是2003年10月《中国篮球职业化研讨会》召开前,篮协眼中最理想的CBA发展模式,按照NBA的模式发展CBA,想法值得肯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两者之间的差距过大,让篮协的既定目标根本无法实现。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NBA联盟和美国三大电视转播商签订了一份为期8年,总额70亿美元的超级转播合同。而在CBA,各个俱乐部在电视转播收入这块上基本为空白,尽管包括央视和各地方体育台都转播CBA,但转播基本上属于免费的午餐。
除了电视转播收入,NBA各个球队的其他收入还包括场内广告、球衣广告 (联盟规定位置和大小)、球衣等纪念品销售收入。过去几年,艾弗森一人的球衣销售就能达到每年20万件,现在科比和詹姆斯的球衣销量也居高不下,目前每年所有球队球衣销售额在4亿美元左右。而在中国,只有辽宁男篮等少数球队开始尝试,“每件球衣在100元左右,还有篮球和宣传册,但收入还是极其有限。 ”
至于场内广告和球衣广告,CBA球队的球衣广告多为俱乐部的赞助商,辽宁盼盼的球衣广告就由盼盼公司承包,双鹿也是八一赞助商富邦旗下的一个企业。自己出钱消化球衣广告,自己很难赚到钱,“从目前收益情况来看,俱乐部更多是通过球队对所属公司进行广告宣传,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盈利。”
18路诸侯仅广东盈利
CBA各俱乐部招商范围之外的广告业务,均由中国篮协指定的管理运营商盈方公司运作。中国篮协每年从中收取利益,并按照俱乐部每年联赛的排名情况给予一定广告回报 (冠军球队在350-400万之间,一般球队在200万左右)。
这是篮协规定的CBA各个球队的经营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目前所有18支球队中,只有广东宏远能做到盈利。
以辽宁盼盼为例,俱乐部把主场门票承包给营口赛区,每场比赛收获6万。此外,赞助商安踏还会分给球队50万,但俱乐部一年的开销在1000万左右。“尽管无法盈利,但其实俱乐部通过篮球这个载体,现在全国都知道盼盼是做防盗门的,这也算是广告上的收获吧。 ”
唯一盈利的广东宏远,在投入和其他球队相当的情况下,从篮协收取的冠军分红达到400万,超出其他球队一倍。此外,由于俱乐部战绩出色,主场门票销售和场地广告也占据了总收入中很大的份额,“还有球衣销售,在广东能够买到很多球员的签名球衣。在其他很多地方都很难做到。 ”
而在大方向上,CBA上赛季联赛收入近1.5亿人民币,支出约2.6亿。联赛处于亏损状态,成本的增加是主要原因。
记者 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