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CBA举国体制响应总局号召 足篮球面临“二次改革”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6月26日09:32  东方体育日报

  本报驻京记者顾晨报道

  后奥运时代,庞大的中国体育构架中市场化步伐最为激进的足球和篮球面临“二次改革”。继足球青训体制回归政府主导之后,篮球职业联赛也在此背景下悄悄地“变脸”。

  在前北京奥运会时期,有一种观点在体育理论界流传颇广,不少积极推动体育职业化改革的人士预测:2008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体育的体制和机制将发生更大幅度的变革,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深入,而举国体制的作用将逐渐淡化。但是,随着庞大的中国军团在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前无古人的51金,屹立奥林匹克之巅后,类似的观点似乎就不再受到追捧。

  2008年10月13日,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体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有一段话尤其引人深思。刘鹏认为,“曾经有人说,奥运会将是中国竞技体育‘最后的绝唱’,奥运会后举国体制将寿终正寝。这种看法缺乏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刘鹏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举国体制,还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完善举国体制。对于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的发展,我们要继承奥运遗产,发扬优良传统,学习先进理念和经验,坚持改革创新,解决存在问题,不断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继足球青训体制回归政府主导之后,篮球职业联赛也在此背景下悄悄地“变脸”。本周,篮协新任掌门信兰成在联赛总结会上提出的“七上八下”,更是在此背景下酝酿产生的。篮球界的资深人士认为,从信兰成重归篮管中心到此次联赛改革措施的出台,应该都是更高层调整和改革思路的一脉相承。在不少人看来,近年来职业赛场上乱象不断、但在国际赛场上战绩平平的三大球,将面临职业化启动之后的“二次改革”。

  在地方体育局中,离中心最近的北京市在这方面最为积极。继年初向北京国安俱乐部注资2000万之后,两个月前再度“带人、带资金、带管理”进入首钢篮球俱乐部,建立长期共建的工作协调机制。此举所弥补的,正是信兰成首条所指出“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基础较弱。脱离了实际,省市体育局的定位含糊,过于强调俱乐部,弱化了政府的角色,举国体制作用在联赛中未能充分发挥”。

  足球职业联赛至今已有十六个年头,期间已经过甲A和中超两个阶段;CBA联赛晚一年起步,至今也有十五年。在更高管理层看来,发展至今,职业联赛发展的势头逐渐放缓,而各种弊端不断爆发,以前举国体制下的部分优势却几乎荡然无存。因此,需要重启“举国体制”中的部分机制来对冲职业体制中的不足之处。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中国男篮&CBA联赛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