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艳艳、邹扬报道
NBA2007-2008赛季一开始,李群就出现在了易建联所在雄鹿队的大本营密尔沃基市。
李群说,在美国的日子,只能用“清苦”两字形容。住在公寓里,四周人迹罕至,即使有些邻居,也很少交往。而与雄鹿队,也只是工作上的往来,通常训练和比赛结束了,就没有人再过问你了。刚到密尔沃基的第一年,从租房到租车,李群只能全部依靠当地的华人朋友,由于对当地冬季恶劣的天气状况估计不足,他患过感冒,也曾在大雪天里一步一个脚印的从球馆走回过住的公寓,这对于常年都在广东的李群来说,俨然是极其严酷的考验。
李群的厨艺不佳,在美国,只能在外面吃,或者吃从国内带来的方便面、辣椒酱。“从小走南闯北的都习惯了,国内国外的也总是跑,所以没啥不适应的,咱又不是出去享福去了。”李群说,两年了,相继在雄鹿和篮网学习,这样的生活,他都已经适应了。
最苦的不是吃饭不合口味,而是孤单。由于时差的缘故,中国的节假日李群总是会忘记,通常都是在和妻子通电话的时候才得知,听着电话那头妻子和儿子的声音,无比难受,所以他来美国之前下载了很多儿子的照片,没事就翻开看一看,看着儿子调皮的样子,也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无聊时,李群就想办法用忙碌来填满自己的时间,白天看训练和比赛,晚上就做总结和记录,没有训练的日子就去学习语言。刚到美国时,最难突破的就是语言关,他带了几本《新概念英语》,没事就翻翻看,但是真的到用时,又很难张开嘴。于是,第二年,利用业余时间,李群报了一个语言学习班,专门学习英语口语,“现在交流应该没问题,至少在篮球术语方面我敢这么说了。”
在这边吃苦,是为了学东西。
无论是在冰天雪地的密尔沃基,还是在毗邻纽约的新泽西,主场球馆内,靠近位置最好的中央观众席上,总会看到一个手里拿着笔记本不停在记录的中国人,他就是李群,有时候,易建联的父母会坐在他旁边一同观看比赛,有时候,只有他一个人,拿着望远镜一个劲的冲场内望着。很多次,比赛打完,在媒体室里,李群还会和中国记者讨论最后一球的战术,阐述他自己不同的想法和观点。
在雄鹿队的时候,队内训练是对媒体开放的,每次训练,李群总是早早赶到库辛训练馆,架起他的小型摄像机,一边拍摄训练内容,一边不时的把各种心得体会经验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阿联的第一个NBA赛季结束时,那个笔记本已经写满了,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字和手绘的站位、跑位图。在新泽西,弗兰克无疑要比雄鹿的小K教练强上不少,加上李群在第二个赛季开始有主动的交流和互动,所以在记者看来,李群在新泽西所学习到的,要比在密尔沃基时多得多。
“这两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学到了篮球专业知识,在NBA世界最高水平的联赛,他们所有的理念都是最新的,通过学习,我才发现自己有很多东西欠缺,以前不学不觉得,过去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来专业知识那么差,才发现差距究竟有多大,现在对篮球理解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李群之所以去美国,跟他带领广东队丢掉联赛冠军不无关系,“现在回头再看看那段做教练的日子,才觉得自己当时是多么无知。”
说到自己在美国学到的成系统的东西,李群滔滔不绝,诸如训练的全部过程,包括准备活动、战术训练、技术训练的安排、比赛前和比赛中的准备、临场指挥等等。“这两年我一直跟队,看他们最深层的一面,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而对于NBA的球员来说,身体的健康是最重要的,因此球员的身体一定要有保障,才能够保证正常的训练和比赛。过去,李春江三次出国都带回来很多有用的东西,而李群出国两年,也学到了许多,“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做到他们那么好,我们可能没有那么高级和专业,但是慢慢的也可以做到。”
这两年来,李群说自己改变了许多,他认为最大的改变就是感觉自己变成熟了,包括对生活的态度都在变。“我更重视家庭,很在乎亲情,我明白了要用乐观和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在美国的日子虽然很难熬,但那同时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那是我的工作和爱好,我喜欢篮球,所以我愿意付出,因为能够学到那些东西,我觉得很难得,每一天都很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