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在NBA的休斯敦火箭队,而是在大洋彼岸的CBA。威尔斯、斯奈德和哈里斯三人效力的并非同一支球队,却在CBA掀起了同一股旋风。随着CBA选外援和使用外援的政策放开,众俱乐部纷纷将目光瞄准了那些头顶NBA光环的美国球员们。在这之中,来自火箭的球员自然是名气最大、人气最高的候选,一旦有这样的球员加盟,且不说球队的实力有多大的提升,光是票房这一块就先让老板们笑歪了嘴。
当一个个带着NBA履历的球员出现在中国赛场上,几乎场场比赛两个外援都要包揽四五十分、近三十个篮板再加个十来次的助攻抢断,CBA几乎成为了山寨版NBA。试想,在火箭都一度被排除在轮转阵容之外的斯奈德和留队都成困难的哈里斯,却能在CBA展开飙分大战,甚至动辄砍下个大号两双准三双,着实让人感叹现在的CBA越来越NBA。
可是,CBA的NBA化似乎仅停留在表象,停留在包揽了得分榜前23名中的22席、篮板榜前21名中的20席、盖帽榜前13名中的11席、甚至助攻榜前19名中的10席的超级外援们身上。离开了这些山寨版的NBA球星们,CBA联赛还剩下些什么?是31岁的王治郅和35岁的李楠、是腰伤缠身的朱芳雨、是逐渐失去投篮准星的王仕鹏、是尚未统治篮下的张凯李晓旭,还是那一个个已占据“主力”位置却陌生得你连名字都喊不上的年轻人?六名国内球员撤空一侧,看着四名外援在半个半场里玩二对二斗牛,这就是国内最高水平的篮球联赛?外援强则球队屡闯奇迹甚至闯入决赛,外援次则干脆一胜难求甘陪末座,这就是CBA俱乐部每年制定成绩的依据所在?
其实,山寨版火箭球员大量入侵CBA早有先例。2003-04赛季,嘉伯·莫内克、爱里克斯·斯克尔斯、彼德·科内尔、杰米尔·沃特金斯等一批当年在火箭季前训练营谋求饭碗的边缘人,也都流向了CBA赛场,但是却很少有包揽球队一切活计的现象发生。
有专家诟病现在的CBA选援标准:“以前是缺什么补什么,外援是对本队最薄弱的那个位置的有力填补,使球队的阵容更齐整,战斗力更强大。现在外援上场时间不限了,俩外援可以一起上了,选外援就不是这么来了:光会抢板的,不要;专著于防守的,不要;只精于投三分的,不要……那要什么样儿的呢?一句话,来了就得什么都会干!以前外援是球队的补充,现在是俩外援加一块就必须干完全队一多半的活。”
在如此大环境之下,“非NBA球员不可”和“不惜重金抢购大牌”的变态攀比成为了整个联盟的风气。一旦花了大价钱请来了外援,那就照死里用,只要胜负未分,你就得给我留在场上,管你还有几分力气在。诚然,那些两个外援都好用而且能捏合好一起的幸运儿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甚至超出其想象的成绩,然而这些球队的本土球员在外援的光环之下,却并没有得到多大的锻炼,一旦明年在外援市场上成了输家,那恐怕只会是飞得越高摔得越惨。
当然,外援向NBA靠拢了,CBA向NBA靠拢也离不开咱们本土球员的“努力”。比赛水平一时半会儿赶不上NBA,但是激烈火爆不能输。国家队队长刘炜回到地方队,自然更是带头大哥。小弟蔡亮受了欺负,大哥哪能坐视不理?于是,振臂一呼,嘉伯便只能猫墙角里。虽然地点换成了体育馆通道,却大有赶超当年奥本山宫殿骚乱之势。篮协也效仿NBA重拳出击,10场停赛5万罚款,CBA史上最重磅的罚单就此诞生。
随着CBA职业化的深入以及市场的开发,势必有越来越多打过NBA甚至刚被NBA裁掉的球员涌入中国。CBA是在向NBA取经的同时发扬自身的特色,还是彻底甘愿成为山寨版的NBA,将是决策者面临的问题。 ★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