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青取消名次理所当然 “以大充小”并非印刷有误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1月28日17:41  北京晚报
国青取消名次理所当然“以大充小”并非印刷有误

年龄掺水

  时下人们议论CBA的热门话题不仅仅是外援唱主角,还有一个是“年龄门”,这是由亚篮联官网专栏记者亚瑟11月16日所写的一篇文章挑起的,文章称经过查对今年与去年CBA联赛程序册,他发现有22名球员的年龄与去年不一致,他们都改大了1至4岁。

  其实早在亚瑟撰文的前几天,记者曾就中国青年女篮在亚青赛上两次输给日本队一事,写过一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言论,其中记者分析了中青女篮两个失利原因,一是技不如人,二是不敢“以大充小”,跟一样年龄段的外国球员一比试,我们就干不过人家了。

  虚报年龄,以大充小,不止在篮球界,在中国体育界都是很普遍的现象。1985年在郑州举行的全国首届青少年运动会(后改为城运会)上,以大充小可谓比比皆是。那年北京代表团之所以名落孙山,就是吃了这个亏。当时的北京市体委主任魏明看不过这种弄虚作假的丑行,义愤填膺地放了一炮,却招来很多领导的不满。然而从那时起,“以大充小”之风愈演愈烈,成了公开的秘密。记者这些年接触过不少各层次的体育官员和教练,他们毫不避讳地说:“一般运动员都要少报2至3岁。”

  为什么要小报年龄?这还要从我们培养运动员的体制说起。我们的培养体制是从少体校到青年队,再由青年队到成年队。培养运动员是按年龄段进行,运动员参赛也按年龄段由小至大,参加国际比赛也如是。为了早出人才、早出成绩,一般一个有运动潜质的少年,一进少体校就被更改了年龄,这造成了我们有些项目在世界青年比赛中成绩还不错,但一到了成人阶段就不行的现象。有个教练曾跟记者讲过这样一件事,他说:“有个家长送孩子来测试,条件不错,但当时我们没这个年龄段的编制,我让他晚一两年再把孩子送来。这个家长却说:‘您需要哪年出生的,回去我就能把户口改了’。”

  这次CBA联赛为什么有22名球员的年龄突然变大了?记者以为有两个原因。一是这次注册都是以第二代身份证为准,第二代身份证是经户籍管理部门严格核查的,出生年月绝大多数真实,且可网上查询。二是有些球员已经过了打青年比赛的年龄,有的也进不了国家队了,没必要再“以大充小”了。再说迟早要结婚、退役,年龄还是真实为好。

  “以大充小”实质是一种欺骗,是另类兴奋剂,早晚要被揭穿。而这个揭穿有时是不经意的自我揭穿。几年前有个国手在国际比赛中度过了他多少岁的生日,组委会向他赠送了生日礼物,媒体也报道过。不久,在一次宴会上,有人问这个国手多大了,此国手说他多大了,而他所说的年龄恰恰比在国外庆贺生日的岁数整整大了3岁。

  中国篮协两年前就曾设法纠正虚报年龄的欺骗行为,但苦于孤掌难鸣,收效不大。然而,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亚篮联官网的亚瑟,长期盯着中国球员的年龄,这次终于让他抓住了一大批。说什么“印刷有误”,这种鬼话骗得了谁呀?“他们在体校时就更改了年龄”,这种解释虽有推脱责任之嫌,但总算说了点实话。

  年龄不真实的肯定不止这22名球员,真要深挖细查,还能找出几十个来。涉嫌的这22名球员中,有的曾是国青队员,有的是国家队员,虽说“以大充小”各有原因,但终归是不光彩的。据说一旦查实,近6年中国青年队在亚洲和世界比赛的名次将被取消。既然是不光彩的事,取消名次理所当然,这就像被查出服用了兴奋剂一样,奖牌追回,禁赛处罚,还以公平。纠正“以大充小”一类的欺骗行为,得靠全国综合治理,且任重道远。

  本报记者 孙保生 J078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CBA职业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年龄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