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青年报:职业联赛要培育俱乐部的造血机能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0月12日02:07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杨屾

  在国际足坛,不同球队的主场,肯定会树立着不同的广告牌。在NBA,门票、赞助和场地广告的收入,都是由球队自主经营,能挣多少就是多少,不用和他人分享。但看看中国的职业体育,尤其是足球篮球,不仅没有赚钱的,一个赛季下来,亏个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都不是什么新鲜事。

  中国的俱乐部为什么没有造血机能?

  所谓造血机能,说白了就是俱乐部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但事实上,能做到养家糊口并不容易。众所周知,支撑职业俱乐部运营的收入有几大部分,电视转播权售卖、授权产品销售、门票、球队赞助商的赞助和场地广告的收入,但中国的职业俱乐部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在这些方面得到更多的利益。

  以运营势头较好的篮球联赛为例,参加本赛季CBA联赛的俱乐部有16家,它们的年运营支出都在2000万元以上,但俱乐部收入却很有限,主要就是因为CBA的运营方式有缺陷。

  2005年,中国篮协和瑞士盈方体育传播集团签约成立合作公司。从2006赛季开始,CBA联赛将连续7年每年从盈方得到650万美元的保证金,而盈方则获得了CBA所有球队除门票外的所有权益。“这个‘北极星计划’刚提出的时候,所有的俱乐部都非常支持。”一位俱乐部老总对记者说,“当时大家的心气儿都很高,篮协也希望整合资源,力图更好地发展,我们都很赞成,但几年过去后,很多俱乐部都有些灰心了。”

  之所以灰心,还是因为俱乐部自身运营出了问题。以前,俱乐部拥有独立的广告经营、装备赞助,再加上门票收入和冠名赞助,“全算下来,能占到当时运营成本的三分之一”,但在广告经营、装备赞助都集中到盈方后,俱乐部在这两方面的收入大为减少,“我们每场比赛只有6分钟的场地广告权。原来有装备赞助时,我们不仅能解决俱乐部梯队的装备,还能得到一大笔资金。而现在,所有的广告都要和盈方去谈,然后双方再分成。有些原本与俱乐部关系很好的赞助商,以前都是直接把钱投给俱乐部,现在一听说还要分成,只好放弃了。”

  同样是篮球联赛,美国NBA的电视转播权售卖和授权产品销售等收入,全部由30支球队平分,门票和球队赞助商、场地广告等则由俱乐部自主经营。正因为如此,火箭队主场丰田中心才会有很多中国品牌的广告,而火箭俱乐部老板亚历山大的资产,从5年前的8000万美元,变成了现在的12.8亿美元。

  NBA和TNT、ABC、ESPN等媒体签下6年共46亿美元的电视转播合同后,每年能收入7.67亿美元,也就是说,每支球队不论成绩好坏,都能分到2555.56万美元。与之相比,CBA的转播权则一直处于倒挂状态。“按理说,职业俱乐部最大的收入应当来自转播权销售,但在CBA却要倒贴钱。”一名俱乐部老总说,“俱乐部想要转播,先得去找电视台,电视台再去找盈方谈,但最后出钱的还是俱乐部。”

  在中国职业体育的大背景下,篮球俱乐部面临的问题,足球和其他项目职业俱乐部也同样面临着,只不过由于各个项目的差异,表现得略有不同。中超足球俱乐部一个赛季投入五六千万元很正常,但投入越多赔得越多,问题也多。像武汉光谷,由于李玮峰停赛8场就宣布退出,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足球大环境的问题,只赔不赚,谁也不会玩得太久。

  篮球联赛已经在增加俱乐部的造血机能方面有了些举措,本赛季,俱乐部获得了与酒店的自主签约权。“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但却是一个好的方向。”该俱乐部老总说,“上个赛季,各俱乐部第一次得到了分红,说明整体形势是好的,但让俱乐部自己养活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如果没有盈方这600多万美元,男篮联赛根本就搞不起来。盈方要收回成本,俱乐部的收益就必须上交,俱乐部的运营就会出现困难。目前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再下放一些经营权。不过,联赛各方要具备真正的职业体育意识,中国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联赛和职业俱乐部。”

  本报北京10月11日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中国篮球&CBA职业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CBA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