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史琳杰报道
NBL是CBA的次级联赛?CBA球员的养老院?赞助商获得土地税收政策优惠的快捷方式?年轻球员锻炼平台?还是……?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不同的人对NBL自然有不同的理解,但不争的事实是,作为CBA的次级联赛,NBL现在已经开始与CBA竞争人才了。
“他们打甲B比我们挣得还多。”经常有CBA的球员这样发牢骚。在美国,打次级联赛的削尖了脑袋都想往NBA钻,但在中国,次级联赛却是不少CBA球员的向往,因为次级联赛赛程很短,这意味着空闲时间多;缺人才,暗示着钱多。有了这两点,已经足够吸引CBA球员——尤其是接近运动生涯末期的球员。
这类球员一般都已经成家,生活重心发生偏移,打次级联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家庭或者做点别的。当然,更重要的是,打次级联赛,收入并不比打CBA少——这一点,篮协也曾考虑到,也制定过诸如NBL薪金水平不准高过CBA等等规定。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通过什么安家费啊,奖金啊,很容易操作。”一位NBL俱乐部负责人说,这是小菜一碟。当然,他们也是被逼无奈,如果没有高薪诱惑,凭什么能去挖到好球员过来?而这些被挖来的球星,在NBL都能左右逢源,因为NBL的实力较之CBA还是很有差距。
记者与几位打过CBA的NBL球员私下聊过,基本上,他们的收入都远超过在CBA时薪水。除了一些暂时不愁在CBA找不到好饭碗的明星级球员,一些逐渐被CBA淘汰的球员依然是NBL的香饽饽,对于他们而言,那里是再舒服不过的“养老院”。在钱与闲的双重诱惑下,别说开始考虑后路的老球员,就连像王思章这样的年轻球员,也果断的选择了NBL。
需要提一下的是,在坊间,还有这样的传奇故事:一些球员就有爱打甲B(NBL的前身)的癖好——那些徘徊在降级边缘的甲A球队,往往有些老队员故意不好好打,让球队降下去,然后夏天打打甲B时好好打,冬天再升上去,这样,比只打甲A就多挣一份钱。而一些甲B球队的明星球员,也有这样的想法,因为球队不升级,他们就有机会临时转会到经济条件好的球队当内援,再赚一份不错的薪水。也许是这种原因,篮协在今年也实施了参加本年度NBL比赛的球员不得再参加CBA比赛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