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凯回忆篮球路:曾经的“排骨”靠什么打动尤纳斯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0月05日09:56  武汉晨报

  记者 曾晶

  1999年,17岁的张凯随湖北美尔雅队报名参加CBA,但他未打过一场比赛。等张凯的名字再次出现,已经是2005~2006赛季,他代表东莞队征战CBA联赛。2008年,张凯的CBA数据已飙升至场均20分12个篮板。此后他顺利入选国家队集训,虽未能如愿参加北京奥运会,但仍以优异的表现打动了中国男篮主帅尤纳斯。

  8岁时开始打篮球

  和张凯在网上联络时,他一直强调,打球就是自己的工作。“离NBA还远着呢。”他说,自己只是去国王队学习的。

  张凯与篮球的缘分从8岁时开始。不过,那会儿的张凯像个竹竿,不会打篮球,也没兴趣。“因为高,才被体校教练看中了。”张凯的家境一般,到武汉体校时有1.9米,但体重才150斤。“当时家里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篮球当成一份工作。”因为瘦,张凯得了个外号叫“排骨”,但他打球动脑子,意识好,在武汉体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出色。

  1998年,张凯顺利进入湖北队。可进入职业化的湖北篮球却一直在走下坡路,张勇军投奔广东,队内最优秀的后卫陶小岗也就拿两三千块钱。1999年,湖北美尔雅队进入CBA,但小字辈的张凯一场球也没打过。

  为逝去的母亲苦练

  2002年,是张凯在湖北最刻骨铭心的岁月。为了给身材单薄的张凯增加营养,母亲跟往常一样,熬好了鸡汤准备给他送去。“本来我生下来有9斤多,谁知道打球以后就是不长肉,我妈每天都会熬鸡汤给我。”然而,有一天张凯的母亲带着热腾腾的鸡汤出门,恰好遇到了一个熟人打门前路过。那人很热情,见张凯的母亲准备去送汤,答应让她坐顺风车,可当车行驶到一座桥上时,却突发意外,母亲就这样离开了他。

  在此之后,“张凯就像变了一个人,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训练场上。”湖北队的好友邱彪说,本来张凯就是个比较内向的人,这件事让他更沉默。“从那时开始,他总是队里练得最晚的那个人。”

  也就在2002年,张凯、邱彪等几名湖北队员在蒋旭勇教练的举荐下到了东莞,从此开始了崭新的人生。

  很快,张凯成为了东莞队的头号内线大将,他训练积极用功,邱彪对张凯的评价是:“他属于训练很动脑的那种,不死练,知道自己需要练什么,该怎么练。”

  2005年,张凯终于率队打进CBA联赛。前两个赛季,球队成绩并不好,但张凯的个人表现仍抢眼,两个赛季的场均得分接近15分、8个篮板。“2007年入选国家男篮二队,参加2007年的亚锦赛,给了我很强的信心。”张凯回忆说。

  果然,2007~2008赛季张凯成为CBA最出色的内线球员,季后赛以20.7分、12.3个篮板的表现,带领东莞战胜当时势头强劲的山东黄金队。“后来就入选了2008中国男篮集训队,只可惜没能参加北京奥运会。”但在训练中,主帅尤纳斯对这位武汉小伙非常喜爱,“尤纳斯说我球感好,打球动脑子。”张凯回忆道。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中国篮球&CBA职业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张凯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