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篮霸周刊》郑晓蔚:姚明理想接近饱和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8月26日13:52  扬子体育报《篮霸周刊》

  姚明赶上了奥运,并且表现不错,可喜可贺。又恰逢刘翔伤退事件,我觉得有必要说说话了。

  今年二月,姚明因骨裂被送进维修车间。当时,我表达了这样一个疑虑:一旦四个月的恢复期不足以使得姚明彻底康健,而此时,中国篮球队又临近奥运,那么篮协该如何取舍?是像火箭一样以人为本,还是按照既定思维模式以奥运为大?

  如今,姚明“卖了拐杖”重投赛场,给各界领导服食了一颗安脑定心丸。

  此前这一对篮协的“刁难”,也显得失去意义。一来,姚明迫切渴望迎接奥运会。在休斯敦那场伤情发布会上,姚明首先念叨的是奥运会,当时这一表态一度引发当地球迷不满。二来,篮协迫切需要姚明参与奥运会。在令人胆寒的死亡之组,没有姚明的中国男篮几乎可以提前发丧了。两厢情愿,倒也各自省心。姚明加紧康复,篮协积极配合,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局面。

  这场高朋满座的饕餮夜宴,东道主太需要姚明这块门面招牌来扮演“迎客松”的角色了。前几天,有网友提醒姚明在京记得办暂住证,我的想法是,姚明这张脸还不够暂住证的么?不光中国警察认识,国外友人也认识。如此招人待见的一张脸面,真给中国人长脸。

  当然,姚明并不仅仅依靠脸蛋吃饭。从竞技层面而言,他的王者归来,相当于场均为中国男篮增值20分8个篮板。没有姚明,中国男篮在奥运会上完全可以“不用洗,直接睡”。现在,姚明归来撑场后,中国男篮洗了一把高级桑拿浴。

  同样,姚明也需要2008年来亲历荣光。他曾经表达过“拄着拐杖也要上”的决心。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心境。对于“运动年华”稍纵即逝的竞技者来说,在家门口体面地参与一届奥运会实属不易。即便奖牌无从谈起,但毕竟“经历”,“签到”,“做过记号”。现在,姚明“梦八”——梦见2008成真,终于了却夙愿。

  以球员身份赶上了在家门口举办的北京奥运会,作为一个身价最高的中国运动员,理想已接近饱和,夫复何求?因此,我对姚明“为什么我还要去伦敦参加2012年奥运会”的言论并不吃惊。2008的烟花已然绚烂至极,这是一个篮球运动员所能体验的荣誉珠峰。作为集体项目,比赛毕竟是五个人的。2012年,又老去四岁的姚明,更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将这个团队托举至冠军领奖台——何况梦之队强大得过于变态了。因此,对姚明而言,伦敦奥运会的意义已经被稀释了,辉煌在今朝。

  所以,我非常理解姚明的想法:奥运主场作战的爱国热情和战斗热情无以复加,伦敦奥运会相比之下反倒显得生分,不易亲近了。他或许希望把全部心思花在火箭夺冠上,相比中国队夺冠的奢望,夺取NBA总冠军的愿望更实际更靠谱。郑晓蔚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NBA专题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