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足球队:在黑暗世界里 足球给他们带来光明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21:10 南方周末 | ||||||||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本报记者 柴春芽 摄影报道 从日本的一张影碟上,于凡夫第一次看到盲人足球比赛。那是古巴队与希腊队的一场比赛。观众席上极为热烈,双方的拉拉队击鼓而歌,人群中不时爆发出暴风骤雨般的掌声;赛场上,盲人队员们传球自如,盘带流畅,对决激烈……作为一位曾带领中国盲人门球队在国内国际各种比赛中连夺佳绩的教练,于凡夫被盲人足球运动员娴熟的足球技巧所震惊,
此时,大连盲聋学校的盲人学生,正在简陋的操场上,踢着用塑料袋包起来的足球。这种土法制造的盲人足球,已被他们踢了十多年了。套足球的塑料袋,一旦被盲生的脚踢中,会发出响声。盲生们就是凭着听觉,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展开一场又一场特殊规则的足球赛。 盲聋学校的校长说:“以前,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盲人足球比赛。我之所以让盲生踢足球,是为了改变他们的体质。”以前,盲生由于缺少运动,体质普遍较差,特别是换季时,学校里患病最多的是盲生。但足球改变了这种状况。 足球还将改变更多的事情。 有志于组建中国第一支盲人足球队的于凡夫,从电视上看到了这些盲生踢足球的场景,他决定在盲聋学校组建一支特殊的足球队。2001年3月,国内第一支正规的盲人足球队成立了,于凡夫和盲聋学校的体育老师金朝文任球队教练。而球队的队长,则由孙喜双,一个曾经利用半导体收音机收听足球比赛的铁杆球迷担任。在最初几年的训练中,盲人足球队沿袭传统,继续使用套着塑料袋的足球。守门员赵伟说:“要知道,一个普普通通的塑料袋套在球上,只要踢上几脚就碎了,所以我们每一次踢球,都要多套几个。我粗略计算了一下,自从我们开始踢球到现在的这3年多来,一共踢碎了1万多个塑料袋!如果把它们集中起来,恐怕能装两麻袋。” 去年,于凡夫从韩国带回了两个内装铃铛的盲人足球,使赛况大有改观,队员们的训练也变得更有激情了。 他们进行的项目训练,是专门为视力残疾的运动员设立的五人制盲人足球。除守门员外,4名选手的视力伤残程度必须是B1级(完全丧失视力并无光感)。守门员则是例外,甚至可以是身体健全的运动员。比赛分上半场和下半场,各25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在半决赛或决赛中,如果50分钟未分胜负,进行10分钟加时赛,仍未决出胜负,则以点球决胜。比赛用球直径约19厘米,重约410克,内部装有发声系统。为了保证上场队员为全盲人员,场上除门将外,队员都必须配戴中间衬有吸水布料的眼罩和头罩。 2005年5月25日,记者来到训练场,见证了他们的训练情形。 盲生们站好队,然后开始跑步。每个盲生都拖着一个易拉罐,通过罐子在地上发出的响声,判断行进方向。这是必要的听力训练,盲人队员的听力,决定着他们在赛场上拼抢和进球的效果。接下来的训练,是盘带和射门等动作。队员们在操场上奔跑、拼抢,显出熟练的样子,但金朝文教练还是不断纠正他们的动作,并给他们做示范。队员用手触摸教练的脚,以感觉出正确的踢球方式。 据介绍,要训练出一支成熟的盲人足球队,极为艰难。以每天不间断的训练来计,至少要5个月,一个盲人队员的技术才能成型。而一支成熟的盲人足球队,没有3年的训练,更是无法形成。但要达到国外目前水平,据于凡夫估计,还需要更长时间,可能至少十年。十年前,国外就开展了盲人足球运动。在2004年的雅典残奥会上,古巴队夺取了冠军。在亚洲,日本和韩国早就开展了这项运动。而在国内,盲人足球运动才刚刚起步。 据了解,今年12月1日,海口将举行全国首届盲人足球锦标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