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中国、日本、菲律宾三国发起成立了“远东运动协会”。足球项目成为远东运动会为数不多的比赛项目之一。自1913年到1934年二战之前,一共举办了10届远东运动会。虽然当时中国的国内政治局势动荡,但中国足球和中国国家足球队获得了无上的光荣。
民国时期,中国国家足球队曾经参加了两届奥运会比赛(1936年和1948年),都在首轮负于对手而失去晋级机会,1936年0比2负于大英帝国,1948年负于土耳其帝国。
应该说,那时候的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水平,虽然称不上世界强队,但是在本地区还算是一支强队。在10届远东运动会的足球比赛中,中国队包揽了除第一届之外的全部9个冠军,当时与日本队的比赛,经常打出赢四五个球的大比分,压得日本足球几十年抬不起头,日本媒体纷纷报道感慨:“既生瑜,何生亮。 ”
那么,现代足球何时进入中国,民国时期中国足球有又多棒呢?
“大辫子”足球队称雄上海
当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后,足球是体育项目中最早进入的运动之一。1860年前后,生活在上海的西方人就开展了足球运动。1867年,在洋枪队保护下的上海租界中,洋人成立了足球俱乐部。当这些金发碧眼的外国水兵、商人在一起踢足球时,中国人就会远远地看这番西洋景。
后来教会学校引进了外籍教练,教中国学生踢足球。上海的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于1902年成立了“大辫子”足球队,显现出一种横扫千军、无人匹敌的势头。很快,于1896年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在创办之初,就宣布“体育一事与中西各课一律并重”,并在1902年成立了南洋公学足球队,与圣约翰大学足球队被誉为“上海双雄”。
南洋公学的校长唐文治,是清朝翰林。1904年的日俄战争,日军肉搏战表现出的熟练军事技术,对唐文治震动很大。他大力提倡西洋体育运动和中国武术。据说,南洋公学足球队流行的一首著名的足球歌,就是唐文治亲自打造的:“南洋,南洋,诸同学神采飞扬,把足球歌唱一曲,声音亮。看!吾校的十个足球上将都学问好,道德高,身体强……一开足,个个生龙活虎,真不愧蜚声鸿誉冠我邦。”
对于南洋公学校长唐文治来说,足球比赛是学校一件大事。每有比赛,唐文治便亲自布告如下:“今日下午本校与圣约翰比赛足球,所有上、中院(上院为大学、中院为附中)各级一律停课一日,以便前往助威,尚望各球员努力比赛,为校争光,本校长有厚望焉。校长唐。”
唐文治亲自督战,率领好几百人乘专车亲临赛场,组织啦啦队敲锣打鼓,拼命呐喊。学校附近的居民,甚至其他城市的球迷都赶来观看比赛。由于当时还处在清朝末年,球员脑后还拖着油光光的大辫子。比赛刚开始时,辫子是盘在头上的。可几圈跑下来,辫子就散了。赛势紧张,根本来不及再盘好,在争抢球时,辫子甩在对方的脸上,便是一道血痕。
一次,南洋的后卫队员在逼抢对方时,被辫子扫中,疼得捂住眼睛,对方前锋乘机射门,拔得头筹;裁判判对方赢球,唐文治不服,亲自出面交涉。裁判说:“辫子问题,向无规定。”唐文治说:“扫着我方球员要害,就应该算犯规,让我方罚球,否则太不合理!”裁判坚持己见,比赛结果南洋输球而回,队员们垂头丧气,校长唐文治竟抱头嚎啕大哭。
学校成中国足球萌芽之地
圣约翰与南洋足球队于1902年首次进行公开赛后,每年比赛一次。两校成为上海足球的执牛耳者。在它们的带动下,之江、沪江等大学及吴淞商船学校、徐汇中学、中西书院等学校,也相继成立了足球队。
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全国第1届运动会上,圣约翰大学和南洋公学两校足球精英组成的上海区足球队吸引了众多球迷的热捧。虽然他们在与香港足球队的比赛中以0比1败北,但他们敢于拼抢的劲头和精彩的球技还是获得了球迷的好评。
中华民国建立以后,上海的足球运动一跃成为中国的霸主,这与它的足球体制有绝对关系。上海是最早实行足球联赛的地区,锻炼出一批又一批的足球人才。1913年,华东大学体育联合会成立,成员有圣约翰、南洋、沪江、之江、东吴、金陵大学等6所学校。这几所学校的足球联赛,大大提高了中国足球水平,涌现出不少熠熠闪光的球星。
从此之后,中国的足球开始走出国门,称霸亚洲。
1913年,第1届远东运动会(即亚运会前身)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这是中国足球队第一次参加正式国际比赛,最终获得亚军。从此,中国足球在亚洲鲜有对手。1913年至1934年,远东运动会一共召开了10届,除第1届获得亚军,21年间,中国队连获9届足球冠军。
这期间,每逢中国足球队与日本队交战,动辄打出5比1,4比0的大比分,让日本足球颜面尽失,不得不感叹生不逢时。
永载史册的“绝唱”
当时的奥运会足球赛制与今天不同,是一开始就直接抽签踢淘汰赛,若首场告负便打道回府。中国队首场便对阵英国队。英国队是当时的世界劲旅,不过,李惠堂和中国足球队在亚洲声名远大,10届远东运动会9次冠军,以这样的成就出征奥运会,自然让欧美强国不敢怠慢,所以这场比赛广受瞩目。为此,英国王室特地给英国足球队发来专电鼓劲。
1936年8月6日下午5点半,中国队第一次亮相世界赛场,与英国队在柏林康姆逊球场狭路相逢。比赛一开始,早已洞悉中国队虚实的英国队便严密看防李惠堂,使其纵有绝技也难以施展。上半场,中国队攻势凌厉,一次下底传中后的破门,可惜被裁判吹为越位。
两队以0比0结束上半场,中场休息时,在场的西方记者纷纷在广播中感叹,中国队不同凡响。下半场,双方易地再战,由于在东南亚连续征战,再加上抵达柏林后舟车劳顿,中国队逐渐体力不支,最终以0比2告负,结束了中国足球的奥运之旅。说起来惭愧,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足球的奥运“绝唱”。
此届奥运会上,“亚洲球王”李惠堂技惊四座,但他拒绝了英国教练的挽留,毅然回国。
李惠堂率领的足球队使中国人摆脱了“东亚病夫”的恶名
解说: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掀起了一股势不可当的足球旋风,从1915年到1934年,中国队在远东运动会的19年间,连获9届足球冠军,其中从第2届到第8届,蝉联7次冠军,号称“远东连捷七届”。
那时的中国队在亚洲已经没有对手,而国人对于足球的喜爱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1923年18岁的李惠堂随南华足球队(微博)远征澳大利亚。
李达宏:到澳大利亚访问的时候,到处贴满了广告,画的中国的足球队,队员个个骨瘦如柴,这样的球员怎么能够跟澳大利亚打嘛?就侮辱中国球队。
解说:当地一家报纸刊登出一幅漫画,画中南华队员排成一列,形容憔悴、瘦骨嶙峋、拖着长辫,酷像鸦片烟鬼步入球场,标题为“明天中国足球队登场之前瞻”。
李达宏:中国球队由李惠堂做领队,看到报纸,个个都很气愤,摩拳擦掌,心想一定要打败澳大利亚队。
解说:在悉尼对澳洲足球劲旅新南威尔士队的比赛中,李惠堂一人连中三球,获得当地颁发的特别金质奖章一枚,澳洲报纸也以红色大标题打出了“亚洲球王李惠堂”。
这场比赛使中国人摆脱了“东亚病夫”的恶名,也让李惠堂赢得了“亚洲球王”的美誉,而李惠堂这样精湛的球技和他幼年的苦练是分不开的。
李惠堂在足球场上横扫日本队 使日本媒体又惊又气
李达宏:李惠堂在1910年从香港回到家乡,他在幼年的时候喜爱踢球,根据老人回忆讲,李惠堂从小不但喜欢踢球,更主要的是他苦练基本功,李惠堂家里面种了两颗柚子树,柚子结了籽,李惠堂就摘下来当皮球来踢,结果两颗柚子树结的果子都被李惠堂打完了,打完了以后,他就用布扎个布团当做皮球来踢。
解说:在家乡课余常与小球做伴,把家门口的狗洞当成球门练球,与同龄人在草坪对赛,李惠堂的一生与足球结下不解之缘。
几年后李惠堂回到香港,加入了香港南华足球队,1923年李惠堂被选为中国足球队主力队员,赴日本参加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在中日决战中,五比一横扫日本队,此后李惠堂先后在香港、上海等地的南征北战以及出国比赛中披荆斩棘,开启了中国足球的黄金时代。
马鼎盛:李惠堂被香港的球迷称为“球怪”,他的球艺娴熟刁钻,出神入化,常有惊人之举,他有两大绝招,一个是他喜欢在离球门三四十码远处发炮,而且不用完全拉满弓就射出,他的球又准又刁,还有一招是卧倒射球,一般人倒地之后踢出的球,总是欠准确,但是李惠堂的卧射有如冷箭,往往一箭定江山。
1913年至1934年,远东运动会一共召开了10届,除了中国第一届获得亚军,在21年间,中国队连获9届足球冠军。1923年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在日本大阪举办。日本人以为稳操胜算,准备洗雪前耻,不料又以一比五大败亏输,又惊又气的日本媒体,纷纷印发号外,沮丧之情溢于言表。
上海的《申报》将日本媒体的号外传回国内,把标题翻为“中国足球铁军,堂堂十年连胜”,大胜日本的喜讯流传甚广,使中国足球队在亚洲体坛内获得“铁军”的称号。
你看1968年苏军入侵捷克,武力镇压民族民主运动,弱小的捷克军无力抵抗,但是在当年冬季奥运会的决赛期间,苏联冰球队以四比五输给了捷克,捷克举国欢庆,报纸头条标题是“苏俄坦克开不进冰球场”。
中国队对日本队的不败记录,也让“甲午战争”以来,备受压抑的中国人在体育场出了一口恶气,足球也成为中国参加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最大希望。
(本文为中国新闻周刊网综合整理,天天新报《民国时中国足球称霸亚洲》,凤凰网《中国球王李惠堂:横扫日本,踢服英伦》)
[足球彩票]竞彩足球:国际足球全囊括 北单:亚盘欧赔随你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