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足协严查骨龄促参赛队翻倍 非奥运年龄段球员猛增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2月06日09:30  足球微博

  记者贾蕾仕(微博)报道 2011年初足协刮起的“骨龄风暴”延续了一整年,成为过去一年时间里中国足球的一个重要话题,今年在广东英德和广西梧州的骨龄测试中,足协新颖的骨龄分组制度受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骨龄不合格率降低为9%,而且U15的参赛队伍由去年的13支增加到37支,足协骨龄“严打”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举措。

  2011年中国足协推出了全新“骨龄分赛制”的青少年赛事体系,按照骨龄测试结果来设定该球员参赛年龄段,而不是过去以出生年龄来分组,这引发了圈内的极大震动,过去依靠修改年龄来提高成绩的现象得到治理。足协通过严格和规范查骨龄的检测程序使整个测试公开公正,这个突破性的措施,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杜绝“以大打小”等超龄事件的发生,对中国足球未来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但是由于2010年是实施新政的第一年,很多俱乐部和球队“没想到”骨龄测试会如此严格,甚至家长也思想准备不足,在孩子被查出骨龄超龄后一度与足协官员闹了起来,情绪激动,并且通过各种渠道给足协施压。好在足协最终顶住了压力,依然将骨龄测试坚持下来,从数据来看,这一项改革是成功的。

  2011年骨龄不合格率高达20%,负责现场把关的骨龄测试专家张绍岩预计,“明年全国足球超龄队员就可能下降到5%以内”,今年测试的情况也印证了张绍岩的预测是对的,在对近四百名队员进行骨龄测试后,不合格率达到了9%,这更加坚定了足协加大力度严防超龄现象发生的决心。

  中国足协特地聘请了骨龄测试专家张绍岩到现场把关,张绍岩是中国骨龄测试研究课题的创始人,他的研究课题组与司法部门合作负责鉴定司法犯罪领域的骨龄,是国内骨龄测试最为权威的教授。在广东英德基地和广西梧州基地的测试中,张绍岩都亲力亲为,参与了骨龄测试,他表示:“今年的情况基本在我们预料之中,骨龄测试分组比赛是青少年比赛的一项基本工作,有助于青少年的培养。”

  与此同时,由于足协严查骨龄,2010年在梧州的比赛前很多球队 “全军覆没”,有的队伍连随后的U15比赛人数也凑不齐,俱乐部失去了参赛的资格,最后仅有13支队伍参赛,当时还有人还风言风语地说“这么搞,明年就没有队伍参加了”,这句话可以看出两方面问题,一是当今足球圈里改年龄的风气太盛,二是足协一直对此缺乏检测和监管力度,但是事实证明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出于对足协严查骨龄的信心,今年参赛队伍由去年的13支暴增到37支,几乎翻了三倍,参赛队伍的人数和水平都有所提高,而且参测的队伍年龄为1999和2000出生的队员,这两个年龄段并非奥运重点年龄段,过去一直不受重视。同样以非重点的1986年龄段为例,当初只能从200名队员中挑选国少队员,现在光是梧州就有近四百名队员参赛,选材范围扩大,在中国足球持续滑坡时能有此数据十分不易。

  经过两年的测试,这一模式已经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提高青少年水平的手段,足协面临的问题则是需要坚持下去,而从2012年检测后的反应来看,足协的压力已经小了很多,这更利于这套骨龄测试机制的长期运行。

分享到:

[足球彩票] [投注竞彩:国内国际足球全囊括] [北单:亚盘欧赔随你玩] [买彩充20送10]

更多关于 足协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