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媒体向足协建言管办分离方案 四步从体育总局剥离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2月06日09:19  足球微博

  由足协拟定,并经由总局批示的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方案,已经成为一个四不像的方案,并且受到了圈内人士的广泛质疑。真正意义上的管办分离,应该怎么做?记者在充分调查圈内人士的意愿,以及查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后,作出了一份切实可行的符合足球发展规律的“管办分离”方案。

  [主要目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国际足球联合会章程》、《亚洲足球联合会章程》、《中国足协章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进行改革,中国足球协会与国家体育总局足球管理中心剥离,真正以社会团体的组织模式全面管理和发展中国足球运动,以避免行政干预,依照足球自身发展规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内足球管理、运行机制。

  注:目前困扰中国足球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具有行政管理智能的国家体育总局以“足球管理中心”完全取代中国足球协会行使足球运动管理权,违反《体育法》中“第三十一条,国家对体育竞赛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全国单项体育竞赛由该项运动的全国性协会负责管理”的规定,是一项违法行为。中国足协始终不能名正言顺地真正掌控足球,如果这种情况延续下去,对中国法治建设而言,也是一件极不严肃的事情。

  另外,在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几十年对中国足球的实际管理中,并未能按照足球自身规律来规划和发展中国足球,而是按照总局所提倡的“金牌战略”和“奥运战略”来要求中国足球,甚至不惜暂停升降级,把世界杯预选赛置于奥运会之下。尽管总局提出“举国体制”的发展体育战略,但是却把“举国体制”只是用在了拿一两枚金牌上,而不是全社会的普及,失去了对“举国体制”政策的正确解读,一再贻误中国足球发展。

  对中国足球运动最大损害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中国进入奥委会,为了拿金牌,国家体委提出“压缩战线,突出重点”,各体育局大肆砍伐足球队,专注于更容易拿奥运会金牌的小项,原本普及率极高的中国足球遭受巨大打击,直到今天仍未能恢复到当年的水平。而在1994年建立的职业联赛达到一个高潮时,总局却多次通过各种手段,要求相关媒体等压制足球热潮,突出“金牌项目”,使市场化运作的职业联赛受到阻挠,市场开发缩水。

  由于带着各种非足球因素介入足球项目,过去职业联赛也因此受到冲击,为了2004年国奥队进入雅典奥运会,甚至不惜暂停职业联赛升降级,“只升不降”使得职业联赛水平下降,球队不思进取,俱乐部建设停滞不前,同时为“赌球”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便利。而且行政职能介入足球项目,也让足管中心领导在夹缝中出现问题。

  2010年开始的“反赌扫黑”中,国家体育总局安排的足管中心领导南勇、谢亚龙等厅级和处级干部落马,而他们本身都是总局多年培养和重用的干部,国家体育总局难逃其咎,严格说来,多名足管中心领导被审判,并不是中国足球的原罪,而是国家体育总局的失败。从体育机制等方面来说,总局已经成为中国足球发展的最大障碍,不论是从《体育法》,还是从中国足球发展的自身规律而言,中国足球协会与国家体育总局足管中心的剥离已成必然。

  [基本原则]

  管办分离中的核心为中国足球协会与国家体育总局足球管理中心的剥离,在管办分离过程中,依照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和完善改革措施的原则,根据现阶段中国国内社会环境与中国足球协会现状进行完善。

  注:由于目前国情和中国足球协会的现状,目前管办分离首先应该分步骤进行,而不是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只要按照足球发展的自身规律进行改革,中国足球才能更加稳步地向前推进,否则改革甚至会伤害到足球本身。与此同时,中央也在推动全国事业单位改革,按照指定的改革时间表,同样是分步骤进行,例如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为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这其中更强调的是逐步推动改革,历史上的改革都需要坚定不移的信心以及经历一个逐步调整完善的过程。

  就中国足协的改革而言,在具体步骤上,至少需要分四步走,首先是第一步:完善中国足球协会的机构设置,重新以协会下委员会名义开展各项工作;第二步:淡化足管中心职能,不再以足管中心以及下属部门的名义开展工作;足管中心人员不再增加。第三步:中国足协联赛委员会推动构建分级联赛,各级职业联赛公司化运作;第四步:彻底剥离国家体育总局行政职能,仅保留足球办公室,协调国家大型体育赛事、国内外政府体育文化交流与足协的联系。

  这几个步骤需要稳步推进,其实这一点在足协推出的方案中对改革程序和步骤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改革是一个逐步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分步实施、有序可控都是相关的基本共识,因此在此基础上,更不要设立一个仓促的时间表,而是找准时机,积极主动地完成改革。“政事分开、企事分开、管办分离”是一个必须的过程。

  [实施计划]

  第一步:完善中国足球协会的机构设置,重新以协会下委员会名义开展各项工作。

  注:改革第一步首先是完善中国足球协会的架构,无论如何改革,完善中国足球协会内部架构始终是第一位的,如果协会内部自身未能搭建结束,后面改革都无从谈起,这是一切的基础,否则一旦剥离足管中心,足协连基本的日常工作都无法展开。

  由于多年依附在足管中心下开展工作,目前中国足协的机构形同虚设,按照《中国足协章程》,作为中国足协权力最高机构的会员代表大会 (足代会)尽管四年一度可是却未能按时召开;执委会和足协主席会议本应成为中国足球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可是现在被足管中心领导的“班子会议”取代,另外由足代会选举的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司库、各专项委员会主任都需要各负其职,认真地履行足代会和《中国足协章程》赋予的职责,而不是仅仅担任一个虚职。

  根据《中国足协章程》,第二十四条主席行使下列职权:召集和主持执行委员会或主席会议;检查会员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会议决议的落实情况;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但是历史上多位中国足协主席均未真正地履行过职责,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闲职”。

  除了足协基本的架构外,另外一个关键之处在于完善足协下属的委员会机构。中国足协截止到目前,常设机构执委会中仅剩下裁判委员会、纪律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三个委员会在经常性地开展工作,其他委员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甚至没有相关机构设置,恢复中国足协的委员会设置是改革的前提。

  按照一个国家足球协会日常负责工作的职能,根据国情应设立下设竞赛委员会、青少年足球委员会、女子足球委员会、室内足球委员会、技术委员会、裁判委员会、纪律委员会、仲裁委员会、新闻委员会、教练委员会、医学委员会、场地设施委员会、安保工作委员会等专项委员会等十三个机构。其中国字号队伍的工作可以“国家队办公室(或工作小组)”置于竞赛委员会下开展,校园足球的布局和构成可在青少年足球委员会下设 “校园足球办公室 (或工作小组)”,均无需单设机构,否则机构重复臃肿,职权和责任交织,影响工作效率。

  在日常工作中,以委员会的名义对外工作。从内容上说,这是“政事分开、企事分开、管办分离”的第一步实现“政事分开”。

  第二步:淡化足管中心职能,不再以足管中心以及下属部门的名义开展工作;足管中心人员不再增加。

  注:在足协完成第一步完善机构设置后,足管中心将不再以中心名义对外进行足球管理工作。现在中国足协与足球管理中心“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目前足管中心下设技术部、职业联赛与监管部、国家队部、青少年与社会发展部、综合部、竞赛部、外事部等,但是具体负责各部门工作都是国家体育总局足管中心各部门人员,做的是足协的工作,却不是严格意义上“足球协会”的人。各部门与各省市体育局联系足协业务时,均是以足管中心部门主任的头衔开展工作,却不是“足协”,这一状况必须终止,需要以“足协XX委员会”主任或是秘书长的头衔处理具体日常足球事务。

  在机构改革中,最为敏感的莫过于人事安排,就目前而言,最切实际的认识改革也要分两步走,首先根据《中国足协章程》,“足协主席将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主要负责人,交执行委员会或主席会议决定”;在现在中国足协担任职业联赛、国字号队伍、青少年发展、竞赛和技术部各项重要工作职能的负责人均为足管中心负责人,可根据主席的提名,在足协机构下各委员会未设置或是设置初期时,依然使用足管中心干部,在人事编制暂不变动的前提下,分别进入足协下设的各委员会开展工作,与此同时国家体育中心将不再另外安排人员进入足管中心。

  其次经过一到两年,中国足协运转机制稳定,且足管中心职能淡化后,国家体育总局与上级组织部门撤销足管中心,由足管中心干部自行选择留任足协或是由总局在其他各中心安排工作。

  第三步:中国足协竞赛委员会负责搭建中国足球竞赛体系,推动构建分级联赛;完善中超(微博)中甲联赛委员会,成立中超公司和中甲公司进行完全的市场化运作。

  注:作为“管办分离”的一个标志,职业联赛的改革方向依然是朝着市场化方向推进,职业联赛交由中超委员会和中甲委员会处理日常事务,成立中超公司和中甲公司开发职业联赛商务,实现改革的第二步“企事分开”。同时保留足协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享有否决权,办赛也是足协的基本职能。至于联赛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与体育机制和社会环境有关,错并不在职业联赛本身。最重要的是在中国足球的未来发展中,职业联赛的改革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中国足协作为一个国家足球协会,职业联赛其实并不是足协组织竞赛的重点,一个国家足球发展的关键在于搭建一个完整的联赛架构,如果没有建立完整的国内联赛体系,任凭职业联赛如何改革都不能扭转一个国家足球水平的滑坡。

  打造一个完善的联赛架构是一个国家足球发展的基础,所有足球发达国家的一个共性就是都有完善的分级的职业足球和业余足球联赛。以职业足球发达的英国为例,联赛分别为英超、英冠、英甲、英乙、NationwideBuildingSociety英格兰足协全国联赛、英格兰足协北部联赛和南部联赛、北部联赛超级组,南部联赛超级组和依斯米安超级联赛组、中北南区等三个联赛等等11级,每一个地区性联赛之下再分为不同级别的更细的地区联赛,在某些地区联赛可划分多达二十级的比赛。英国的联赛深入到社区,使得足球的普及和人才层出不穷。

  就以足球水平发展速度最快的近邻日本足协为例,日本足协搭建的足球联赛由上到下分为职业联赛、全国联赛、地域联赛和都道府县联赛四个系统,共有近10级联赛。除了职业联赛其他为业余联赛。各地域联赛的冠军队以及其他球队参加全日本地域足球联赛决胜大会(即全国的总决赛)争夺升级的资格,有点像中国目前的全国业余足球联赛。在地域联赛之下是都道府县联赛,每个地域联赛都辐射若干个都道府县,都道府县联赛往往也分成若干等级,有的县还分成4级联赛。另外日本足协还开发了U系列的联赛,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足协的发展当中。

  反观中国足协,几十年来除了搭建职业联赛外,只有中超中甲中乙两级联赛,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足协却只搭建了三级联赛,在足球普及上几乎无所作为。目前中国顶级职业联赛是变化最多的,从甲级联赛到甲A联赛再到中超联赛,可中国足球环境持续下滑,这与足协未能搭建联赛体系有密切关系。而西甲(微博)、意甲和德甲的称谓和管理几十年没变,却因为国家足协建立了完善的联赛体系而走在了世界足球强国的前列。

  中国足协今后成立竞赛委员会应该搭建中超、中甲、中乙、南北区联赛、(华中、中南等)大区联赛、省级联赛、市级联赛、社区联赛以及行业协会等等9级联赛,青少年委员会则负责各年龄段个级别青少年联赛,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足协真正走出低谷。

  第四步:剥离国家体育总局行政职能,仅保留足球办公室,协调国家大型体育赛事、国内外政府体育文化交流与足协的联系。

  注:在完成中国足协自身内部架构,工作运转顺利后,适时剥离中国足协和国家体育总局才可能水到渠成,平稳落地。总局作为体育行政部门,保留足球办公室也是必须的。根据《体育法》,“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由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管理或者由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组织管理。”目前全运会和城运会还是展示中国体育成就的舞台,总局下设的足球办公室可以协调制定全运会等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足球比赛规程和赛制的制定。即使未来全运会取消,足球办公室也可以协调政府间体育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交流,毕竟足球除了竞技和市场外,还承担着公益性。剥离中国足协和国家体育总局管理后,完成了事业单位改革的第四步“管办分离”。

分享到:

[足球彩票] [投注竞彩:国内国际足球全囊括] [北单:亚盘欧赔随你玩] [买彩充20送10]

更多关于 足协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