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粤超欧洲模式运营来袭 他们到底为五人制带来了什么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9月10日22:55  南方都市报微博

  半载粤超,超越了什么?

  序 

  一零年末,五人球炽,致于珠超股东内乱,乃逐孝五,五遂东山起,另立炉灶,称粤超。良将十余随之,精兵千百乃壮。募金千万,将士入主。设据点于粤地,求猛士之八方,近至暹罗,远及中亚。疆扩于九城十地,论战球场,旌旗四立,无言以述,但见宾客所至,呐喊震耳,是以天下三分,有一席地矣。 

  壹 

  粤超来袭 

  广东向来都是中国足球市场的风向标,随着近年来足球从体制化逐渐转向职业化,新的操作和投资模式也把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淡化的国内足球市场,带入到一个新的高潮。 

  广东五人制足球正是引领着这种浪潮,早在两年前,海外学习管理经验归来的毛为民便与资深足球管理者刘孝五创建珠超公司,联合王军三人共同发展广东五人制足球,公司沿用常规足球管理模式,即与俱乐部签订合约,俱乐部缴纳联赛费用。一年下来,这种新生的足球联赛在省内开始小有名气。 

  也正因为这些名利,一边证实着五人制足球在广东乃至国内市场的吃香,一边却显露出初次操办的不足———珠超公司产生内部矛盾,期望获得话语权的番禺明珠俱乐部率先被王军与毛为民用53%的股权逐出,随后多家俱乐部退出联赛,而刘孝五也被剥夺了管理权。去年11月8日《足球》报以题为《珠超爆发国美式的股权之争》的整版报道来描述事件的始末。 

  去年11月23日,刘孝五与被“放逐”的各支球队“另起炉灶”,率先在佛山、肇庆等地试水城市杯赛,随后在去年12月创办粤超体育发展公司,吸取在珠超时的教训,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展开了五人制足球的“粤超联赛”。     

  贰 

  欧洲模式

  到底粤超运营的是怎样的模式,这种模式又有怎样的优势呢? 

  原来,当时珠超公司董事长毛为民拥有48%的股份,CEO刘孝五拥有47%的股份,副总王军拥有5%的股份。这样的股份构成,刘孝五觉得会影响公司发展,他认为他的股份应该分配给参赛俱乐部和体育媒体。可是这引来毛为民和王军的不满,以53%的股权否决了这个提议。随后,公司法人刘孝五也被以同样的手法更换为毛为民。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端,在53%的股权的控制下,番禺明珠俱乐部被开除,随后引来多家俱乐部不满,退出珠超。显而易见,公司化运作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吸取了珠超的教训,粤超公司便以“俱乐部当家做主”作为中心,由最早组队参赛的9家俱乐部:广州果王古广明、番禺明珠粤皇、佛山志拓、茂名追球、东莞拓天、深圳五人行、肇庆立讯、珠海名实、清远银曦,和几名热爱足球事业的私人股东,融资1000万,注册为民营股份制公司,也成为了全国首家民营的足球管理公司。

  刘孝五则担任粤超公司的董事长,俱乐部成员各司要职,让每个俱乐部都有话语权,整个公司的发展都与自身密切相连,从根本上杜绝了珠超时期的悲剧再度发生,甚至大家都要主动维护这个平台,这和英超意甲的管理模式十分相仿。 

  股份制运营是中国足球自1994年以来职业化进程中的里程碑。足管中心主任韦迪认为“这非常符合足球走向市场的发展规律”。他希望粤超公司能够创造一个好的模式与经验,在不断完善中向全国推广。而中国足协分管五人制足球的秘书长付玉培也专程赶到佛山宣布粤超联赛的开幕。 

  叁 

  三个要素 

  商业足球运作有三要素:政府、企业、群众。 

  粤超的俱乐部板块分布亦然。 

  粤超公司董事长刘孝五在粤超公司创办时就规定,一个城市或地区只能有一支球队。这个规定一来可以减少先投资参赛的俱乐部压力;二来保障当地政府支持力度相对集中,有很好的影响力和市场氛围;三来让俱乐部更多地走向二三线城市。 

  在粤超联赛筹办初期,茂名追球俱乐部便打破了茂名曾经被称为“足球荒漠”的尴尬,作为茂名市首支职业足球俱乐部,甫一召开新闻发布会,便得到了茂名市政府秘书长朱春保、茂名市体育局局长倪超群的大力支持。而茂名追球足球俱乐部总经理钟善明正想借助足球作为突破口,来配合茂名体育局开展举重、跳水等项目,为广东输送体育人才。 

  而清远银曦俱乐部,也同样是在清远体育局的支持下,让清远这座拥有清新足球基地、英德国家女足训练基地和名将体育俱乐部的“足球城市”首次拥有了职业球队。 

  同样,中途扩军的粤超迎来了“迟到”的惠州小巨人俱乐部。惠州小巨人俱乐部更是由体育局局长邓穗玲联合惠州昌亿公司亲手操办,给这座承办省运会的体育大城,增添了第一支职业足球队。邓穗玲局长随之分析利弊,为了争取成功,惠州队以梅州球员做班底,引入中亚五人制足球国脚作为外援。 

  如今惠州队仅落后拥有泰国外援的广州果王古广明队一分,明天下午将在主场与果王争夺首届粤超联赛的冠军。 

  凭借五人制足球易于起步的优势,茂名、清远、惠州三地在粤超板块的发展便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随着今年恒大在中超的火爆,引来足球市场的复苏,为当地原本贫瘠的足球氛围的改变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肆 

  老将回春 

  商业运作的足球市场,俱乐部必定是为了增加影响力与收入,不过粤超公司不尽如此。 

  刘孝五认为,除了常规商业投资下的快消品企业和需要创造品牌价值的企业以外,粤超老板中不乏有喜欢搞足球的,作为个人兴趣爱好,运作五人制足球俱乐部的开销对他们来说并不多;而也有俱乐部因为喜欢足球,期望为地方足球出力,先是自己斥资起步运作,待时机成熟之后,再找冠名赞助商。 

  珠海名实陶瓷阀公司董事长谢向阳1991年便在珠海组建了一支名为珠海名实长青队的业余足球队,当时他常和三五知己在球场上过把瘾,而就在中国足球处于低谷时,谢向阳看到复苏的曙光,又组建珠海名实俱乐部,加大投入。谢向阳称:“我很喜欢足球,而且我一直都认为,目前只是中国足球环境不好,并不是足球不好。日韩足球发展得很好,为什么我们就发展不好?这绝对是没有理由的,我们中国人想做的事情一定能做好,慢慢来吧,先打好基础,再求发展也不迟。投入搞名实俱乐部,在珠海率先搞青少年足球,我是以自己的力量在为中国足球做点事情。” 

  在珠海队中,我们更是不难找到曾经熟悉的脸孔。珠海队总经理便是前广州太阳神名将麦广梁,而主教练苏耀坚也曾是广州松日队的猛将。球员中,也有广东球迷叫得出名字的谭伟明、黎子菲、胡志军。五人制足球对于他们来说,或许正是第二次生命的开端,30多岁的他们也能再度为了足球而飞驰。 

  记者在球员注册表上能够看到参赛的10支球队中,有前广州太阳神、宏远、松日、香雪、吉利、广药、日之泉、深圳健力宝等本土俱乐部球员(含二队、青年队)共80余名,而除了这些老球员,现役11人制球员也来各俱乐部寻求发展空间。广州果王古广明俱乐部中,就有现役恒大二队的7名球员,而番禺明珠俱乐部也有数名贵州智诚和南昌八一的队员。至于专业的五人制国脚,更是分布在广州、肇庆、佛山等多支球队。 

  伍 

  球员收入

  鉴于现有的市场模式,粤超球队并没有采用全职球员制,作为新起步的联赛,也为了让更多的草根阶层能够参与到联赛当中,各俱乐部球员大多是“兼职球员”,即球员平时有正式职业,每到训练和比赛日参与到球队当中。这些球员按“出场费”获得薪金,比如每次参与到训练当中,可按训练时间获得数百元不等的报酬,而教练根据训练情况选出参赛的12人,这12人则获得“更高额的出场费”,而赢得比赛以及进球,也会获得相应的奖金。 

  至于这笔收入到底有多少,刘孝五告诉记者,每个俱乐部和球员的薪金都不同,这和现行的11人足球相仿,名宿自然会偏高。可以确定的是,入围参赛的12人,收入要稍高于广州白领的收入。记者大致估算了一下,2009年末广州统计的白领的平均月收入达到近3900元,而近两年人均收入基本没有增加,我们也能了解到球员的收入情况。 

  不过不得不强调的是,他们的这笔收入基本属于外快。 

  有人会关注外援状况,记者了解到,惠州队共引入八名现役吉尔吉斯斯坦五人制国家队队员,而广州队则有五名泰国现役国脚。外援由球队包食宿和一次往返机票,收入包括千元美金左右的固定工资和一些奖金。不过和我们的球员一样,这些也不是他们每年的净收入,广州队的泰国国脚在完成这个赛季粤超联赛后,便要马上回国参加泰国的五人制联赛。 

  记者手记 

  五人制是南派足球的缩影 

  半载粤超,超越的不只是广东五人制足球发展本身,更多的是带给全国足球市场一种制度,而这种制度,正是体制内足球行业真正所需要的。 

  我们不妨说粤超是从珠超衍生而来,自创办以来,二者也处于一种竞争状态,也正由于这样的竞争,才使得粤超找到了它的突破点。不过记者跟随粤超半年来,从粤超联赛本身,看到的除了一种制度的优越以外,更多的是这种形式足球的发展前景。 

  4月初在长沙的一个活动中,记者有幸能与巴西球星卡福对话,特意问及巴西足球青训及五人制情况。卡福用很简单的例子告诉记者,这是一个足球环境的问题,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会用袜子包上纸团来当球踢,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足球文化。巴西人在进入11人球场之前,大多会在室内足球领域发展,卡福认为室内足球,也就是五人制足球,能够更好地练习球员的配合与技巧。 

  而记者在观赏珠超和粤超联赛时也发现了这一点。相比11人足球,五人制足球有着更快的节奏,甚至在专业比赛中,每8分钟就需要换下一组球员休息。而在比赛对阵上,记者觉得五人制足球更像是一种用脚踢的篮球,因为场地和篮球场大小相仿,比赛战术中会见到篮球常用的联防,球员呈菱形在己方半场转动。进攻时,也会有类似篮球的控球后卫在后方分球,2名或3名球员压上突破。 

  在五人制的传球进攻中,3角短传是突破的关键,不久前在网上流行的巴萨三过一集锦视频,就与之相近,让人不禁想到古广明那个年代的中国足球,南派脚法也常用这样的技术,现在看来,五人制足球也正是南派足球的一个缩影,迫待发展。 

  今年一场惠州队与中国五人制国家队的比赛中,惠州学院体育馆竟然坐满了观众,连走道边也都是人,在惠州队进球时,观众都会不由自主地站立欢呼。这和今年记者在两场恒大主场看到的景象其实同出一辙。 

  我和很多80后一样,出生在艺术足球先行的足球黄金年代,却在能真正看懂足球的时候,国内球市开始了下滑。自己小学时在学校走廊踢球,如今的小学生却只在电脑前运动自己的手指。这些不同,也正是我们所说的足球氛围的不同。而今天,无论是珠超、粤超,还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恒大模式,都是激起中国足球职业化与商业化发展的新浪潮。五人制足球在技术、脚法和场地基础上,都有着更加值得推广的地方,要知道,日本足球亚洲第一,他们的五人制在亚洲同样数一数二。 

  采写:南都记者 马骁男 

 

分享到:

相关专题:草根足球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