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昨天凌晨,德国女足世界杯两支决赛队伍产生:日本3比1击败瑞典,美国3比1击败法国,聚首决赛。首次打入世界杯决赛的日本女足让人惊叹,她们将与美国队在北京时间18日凌晨展开冠军角逐。每每着眼于痛心中国女足(微博)的不断沉沦,倒不如真正看一看其他国家(如日本)女足运动的迅猛进步。女足世界杯自1991年首次在中国举办以来,发展至今,女足队员无论在技术、战术、速度还是力量上,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正是这样的进步,让女足赛事节奏越来越快,观赏性也随之提高。从本届女足世界杯的赛事来看,比赛对球员身体、技术、头脑素质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这些也都会成为女子足球发展的一个趋势。
论见
该怎样定义“女足男性化”?
总有人喜欢用“女足男性化”这样的词语来定论女足的发展,身体强壮、速度迅猛,似乎成为了现代女足要取得比赛胜利的定理,但是这样定义已经不适合女足发展到今天的情景。或者说,我们应该用另外的方式,去解读所谓的女足“男性化”。
1991年第一届女足世界杯,美国、瑞典、挪威,都是依靠强壮身体作为本钱的球队。作为身体型球队的代表,美国女足在那一届世界杯中夺冠,一时间,欧美女足彪悍的风格,成为了当时女足运动的风向标。虽然在第二届女足世界杯上,以技术和团队配合为主的日本队和德国队让人眼前一亮,却仍然不敌挪威队“无掣坦克”那种横冲直撞的打法。
到了1999年第三届女足世界杯,个人技术代表的打法出现,中国女足队员孙雯(微博)一举拿下那届世界杯的金球奖,并与同样是个人技术流打法的巴西队的茜茜分享金靴。同时,传接球频率增多,并且铲球广泛化。
前三届女足其实便是女足从一开始的试探性起步,发展到真正的足球运动的重要变化过程,回到这一届的德国女足世界杯,我们不难看到,女足已经真正成为了全面性的职业化运动。
本届女足世界杯,女足队员的技战术、动作标准程度、传接球质量、跑动速度与范围、射门力量,乃至于比赛的节奏,都越来越接近男足。这种发展,让曾经单一重视力量与身体的欧美女足都增加了技战术训练。我们也不难看到,女足的发展风格,也正是一步步趋向于其国家男足的风格,比如个人技术突出的巴西、团队战术配合的德国。另一方面,随着更多的女性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女足队员一改以往硬硬实实的“男人头“形象,样貌姣好的队员多有所见,这无疑增加了观赏性。
解析
日本女足凭什么如此出彩?
闯入决赛的日本女足,是对中国女足重新振作的一个鼓励。曾经总是酸溜溜地妒忌欧美女足队员强壮身体的我们,也该正视到,足球就是足球,团队式打法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体格再强壮的美国女足也开始运用三角传球,技术再完美的巴西女足也不是只靠个人突破来获取胜利。日本队独树一帜的“巴萨风格”已在本届世界杯上博得一片赞誉,被认为是打法最亮丽、最出彩的球队。
本届世界杯与德国队、瑞典队的两场比赛,是日本女足一个很好的教学课程,日本主帅佐佐木布置了两套截然不同的战术:面对欧美女足中技术流的代表德国队,佐佐木牺牲一名中场位置,用上了两个前锋,用连番的进攻轰炸来对对方的防线进行压制;而面对更加强壮、高大的瑞典队,日本女足回归自己的打法,传球、跑位,让人看到巴萨式的足球影子。
昨日的半决赛,日本队在中场后场短传推进,边路、中路均能突破,前锋队员大野忍、宫间绫速度快,避免了身体上的接触。瑞典女足期望能够用逼抢来压制身体矮小的日本队,但是三脚传球时间在2秒左右的日本球员,并没有把机会给瑞典队,后防线死死盯紧对方前锋谢林,也让瑞典队无法发起有效的进攻。
数据显示,之前曾有比赛,日本队员比对手多跑了8000米,而8000米正是女足比赛前锋的平均活动距离,第五届世界杯时,这个数据是8705米,比第四届高出了1097米。而第五届前卫的平均跑动距离9137米,也比第四届高出727米。这样的数据,正是证明了技术流打法在女足中逐渐普及。相信本届日本女足的活跃,更是会大幅提高这组数字。
更值得关注的是,身体矮小的日本女足(平均身高不足163厘米),在与瑞典(平均身高比日本高10厘米)对阵过程中,往往都能抢到高球的第一落点。纵观全场统计,日本队控球60%,射门14次,射正5次,角球8次;瑞典队的数据相应为40%,4次和2次,2个角球。瑞典队犯规9次并领到一张黄牌,而日本队仅有2次犯规。最终3比1的比分,可以说日本女足完全是将瑞典队技术性击倒。
“日本队的技术太好了,她们控制了比赛,我们试图发起进攻,但是我们总是要不到球。”瑞典队锋将谢林在赛后说的话,是对这场比赛最好的注脚。
在率队首次闯进决赛后,佐佐木这样说:“我们要求尽量把球控制在自己脚下,传球要准确。我们队员个子较矮,因此我们要求全队都要参与进攻和防守。一旦对手得球就要压上去,不让她们有从容传球和带球突破的空间,争取把球立刻抢过来;一旦我们拿到球,全队都要快速参与到进攻中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决赛,他认为,此前和德国队的比赛,便是一场决赛,他们不再会害怕美国队,也知道如何去对付她们。
延伸
由人及己,如何借鉴?
本次女足世界杯的这支日本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成立的,当时这支队伍就闯进了奥运会四强,短短3年间,这支队伍杀入世界杯决赛,再度令世人惊叹。
说起中国女足发展,有很多人喜欢说没人踢球,但数据显示,韩国在册女足运动员,只有1400名,而日本女足在上世纪80年代起发展至今,也曾经历过这种惨淡情况,联赛同样没有观众,缺少赞助。
南都记者曾在广州体院寻访过一批学生,一名叫栾欣的体育训练女足专业的大三学生告诉记者,她自己是属于看着孙雯那时的“黄金一代”女足长大的,像她这样的人还很多,她的一名同学在转型前便和马晓旭是队友。但由于伤病,刚刚从深圳队变成广州海印职业女足队员的她,不得不放弃这样的前途,而选择一个自己已经多年未曾接触的学习生活。
“谁不想进国家队,不过也不知道国家队怎么选人的,我那个同学,就踢得一点儿也不比国家队的差。”栾欣当时直言道。
中国女足主教练李霄鹏此前在阿尔加夫杯期间就说过:“我手上就只有这些牌,你叫我还能怎么打?”中国女足现状其实不是缺乏踢球的人,更迫切的是缺乏系统训练,李霄鹏说,“她们的基础还是不行。”
有人提到,是不是中国女足队员的待遇太差?其实全世界女足都好不了哪里去,世界杯奖金都只是男足的一个零头。日本女足主教练佐佐木说,如果日本队夺冠,能给一块手表,就已经很不错了。
无论决赛的结果如何,日本女足都给了东亚这些国家的女足发展一个示范。从零开始,我们至少要花5年以上的时间去慢慢培育人才,这条路只能一步步走。
专题撰稿:南都记者 马骁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