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日足球高官把脉中国足球 韦迪:最大差距在青少年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7月06日07:51  南方都市报

  一边是足管中心主任韦迪为首的中国足协领导,一边是“日本职业联赛之父”川渊三郎和J联赛秘书长中西大介,中日两国的足球高官昨天坐在了一起,共同探讨足球的发展。

  促成本次中日足球会谈的是网易主办的“风暴后重现生机———中国足球发展论坛”,其主题是“日本足球二十年崛起启示”,川渊三郎并未提出明确的发展建议,而是详细讲述日本足球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给中国足球以触动与启示。

  川渊三郎:日本最成功的是人才机制

  现年75岁的川渊三郎坦言,日本足球也曾经历长达23年的低谷,“从1968年至1991年之间,日本足球在亚洲是很幼小的,世界杯预选赛很早就出局了。日本当时不可能战胜中国,当时大家也没有兴趣搞足球,球员们都不想参加比赛。”

  在川渊三郎看来,当时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在全国挑选了40名精英小球员进行培养,“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花了八年时间对优秀运动员集中强化训练。”与此同时,日本请来了世界上著名的教练、建立了业余足球联赛、成立了足球协会,才有了现在的基础。

  经过了对青少年球员多年的培养与18年职业联赛的发展,目前日本足球形成了庞大的规模,川渊三郎带来的数据显示:39支J1和J2职业联赛球队、18支业余联赛球队、9个地区联赛、47个都道府县联赛、接近3万支注册球队、近90万名注册球员、21万名在籍裁判、50万名教练。至于日本足球的目标,就是“每年送30多名球员到欧洲踢球,争取在2050年夺得世界杯冠军。”

  演讲中,川渊三郎最具骄傲感的是青少年球赛机制:“日本全国性的比赛非常多,在中国似乎要少一些,1918年就建立了一个全国高中锦标赛,每年大概有4000个学校参加;我们的全国少年足球大会从1977年一直办到现在,此外还有几千个俱乐部进行地区预选。暑假的时候,小球员们在东京球场进行为期一周的循环赛,这种比赛机制让孩子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人才储备是日本足球发展的重要因素,负责职业联赛发展的中西大介为此打了一个比喻:“我们并不是完全依靠资金去运转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弄更多更好的食材放到冰箱里,然后用这些食材做更多更好吃的菜。”

  韦迪:中国足球最大差距在青少年

  中国足协青少年与社会发展部主任孙哲东昨天也公布了一组数据:在足协注册的、年龄在13-19岁之间的中国专业和准专业球员数量只有3000多人,加上没有注册的喜欢踢球的中学生,总人数也只有10万左右。

  而韦迪也承认,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最大差距在于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中国足球组织体系的系统出了大问题,在青少年这个领域,我们差距太大了。国奥输给了阿曼,恰恰证明他们在小时候的成长过程中,从小开始接触足球时,并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学习到足球,这里面恰恰反映出了中国青少年足球过去的训练体系、组织体系的功利性过强,导致球员空有身体和体能。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这个系统进行重新改造,让它重新回到符合足球发展规律的轨道上来。今年10月份我们要推出训练大纲,进一步实施竞赛体制改革,必须要排除这种功利主义。”

  万达集团日前宣布3年投入5亿元,用于中国足球特别是青少年球员的培养,对此韦迪表示,这只是杯水车薪,“我们非常欢迎他们的介入,但坦率地说,中国足球要想发展的话,5个亿资金是远远不够的,我希望更多社会力量能够参与到中国足球来。”

  南都记者 徐显强 发自北京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中国足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