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启超将国家的富强寄托于青少年身上,对于中国足球,又何况不是如此。都说中国足球多年停滞不前缘于没有好苗子,而没有好苗子也缘于国家队、中超队和其他职业队成绩不佳,如此的恶性循环造成中国足球在原地划圈。
但就像鲁能足校的洋教练所说的,“足球不仅仅是技术,足球还需要理念……”中国足球多年来急功尽利,让很多足球人带着不符合足球发展规律的理念搞足球,假年龄、追名利、重政绩、向钱看等现象层出不穷。今年,经过改革的青少年全国联赛得到了青少年足球工作者的一致赞扬,全新的青少年联赛分为U13、U15、U17、U19四个年龄段,从南北分区到最后的总决赛,参赛球队可以保证在一年内有40场以上高质量的比赛,这对小球员的成长无疑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很多足球工作者已经开始从理念转变,但要彻底改善青少年足球的现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虚假年龄之祸
借刚刚结束的全国U17联赛在成都和潍坊开赛之机,新浪体育走访了多名工作在青少年足球第一线的教练员和足协官员。不难发现,这些足球人对足球人才培养都怀有清晰的思路。以假年龄为例,几乎与笔者交流的所有受访对象都对假年龄恨之入骨。
中国足协从去年开始对15岁以下年龄段的球员进行了严格的骨龄检测,足协竞赛管理部负部长唐峰专门对青少年球员的年龄问题把关。足协的这次打假行动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赞扬,曾在上海中超、陕西浐灞任助理教练征战中超、现任西安浐灞U17队主教练的王波表示,“假年龄早就应该狠狠地打击,现在15岁以下的状况已经大大改善,不如17岁以上也一起打击一下,哪怕牺牲一两个年龄段球员的成绩。”参加南区比赛的绿城U17主帅王政介绍说,“阿贾克斯一位青少年教练通过科学的分析得出结论,一名球员每改小一岁,成才的机率就会降低很多个百分点,何况我们的球员一般都改两三岁以上。”
山东鲁能足校副校长李学利在接受采访时说,“对成绩的追求自然会产生年龄方面的问题,我不敢说鲁能足校球员的年龄全部都真实,但我们确实在努力实现年龄的真实化。我们也看到,只要孩子年龄是真实的,将来他才有可能提高;如果现在年龄是假的,将来也不会真正成才,现在的成绩只是一时的。”
教育匮乏之痛
鲁能足球学校是全国规模最大、硬件设施最好青少年培训机构,李学利副校长介绍说,“这里最早时有900多人学踢球,现在只有300人。学校通过多种渠道招生,有学校出去选拔,也有代理人推荐,学校也会自己搞比赛选拔。”
在鲁能学校,球员实行寄宿制管理,刚刚受聘成为鲁能足校教练的葡萄牙籍巴伯萨非常赞成这种管理模式,“这样至少可以保证球员的文化课时间。”
据介绍,鲁能足校的球员每天半天上课,半天训练,周六也有文化课辅导,而且都会正常参加中高考。对于教学的质量,李学利副校长说,“小学是亮点,初中是难点,高中是重点。在初中阶段,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的变化和文化课难度的增加,特别是在初二时训练和学习的冲突会比较大,所以文化课会受影响较大。”
“从鲁能足校10几年的经验看,一名球员如果球踢得好,不敢说他的学习成绩一定优秀。但如果一个学习优秀的球员,他对足球的理解一定会有优势。”对于足球和文化课学习的关系,李校长说,“我始终认为球员不应该把学习当成负担。现在一个现象是,我们的球员在没有身体对抗的情况下技术并不差,但一到比赛时对手有压迫,我们自己的失误就很多。这就是智力问题,是球员的头脑对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我们学数学、学物理、学生物,不是让学生将来都成为科学家,而是教会学生对不同问题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足球理念之差
“中国青少年球员的技术绝对不比欧洲球员差,11岁年龄段的球员甚至好于葡萄牙。”这是鲁能足校洋帅巴伯萨对中国小球员的印象。鲁能足校李学利副校长也说,“欧洲球员停球能停出两米远,但人家以后照样成球星。”
既然中国球员技术不差,但中国足球落后的问题出在哪?一个普遍的共识是——理念。在国内,很多青少年足球工作者都将成绩看作衡量工作能力的标尺,但这样的理念不仅不利于小球员成绩,更不利于青少年足球行业的发展,急功近利自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鲁能足校洋帅巴伯萨说,在培养几个一线优秀球员和拿青少年联赛冠军相比,自己宁愿选择前者。
“鲁能足校对教练员的考核实行“一评三考”,一评就是各方对教练的评价,教练敬业态度怎么样、和媒体的交流怎样,包括管理人员、球员和家长对这位教练的主观评价;三考指的是足球理论实践的考核、训练质量的考核,比赛成绩的考核。”鲁能足校李学利副校长介绍说,“成绩只是教练考核的一个方面,实际上有了人才,成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成绩理想不理想,关键看我们有没有人。”
在笔者走访全国青少年联赛与多名教练交流期间,很多教练都表达了不会过份看重成绩的观念,包括拿了北区第一名的国安U17主教练翟彪表示自己并不看重这个成绩,现任广东U17主教练的前国脚谢育新也说自己在从事青少年工作的10年里都没把成绩看成首要目标,而且他很骄傲自己培养了几名在欧洲踢球的国青球员。
现在关于青少年足球一个现象是,很多足球人都清楚地看到中国青少年培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问题,也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会阻碍中国足球的发展,同时也都表达了对积极因素的渴望。但鲁能足校李学利副校长语重心长地说,“现在重成绩的现象还是非常严重,假年龄现象虽有所好转,但距离理想仍然有差距。在这一点上,如果我们不能在理念上与欧洲接轨,我们青少年足球还是会自生自灭。”
李校长说,“目前仍然无法预期中国青少年踢球的人数何时会明显增多。要想做好,大家必须齐心协力不要浮躁,搞青少年不要指望一夜成功。现在中国青少年足球的问题不是出在球员身上,而是出在足球从业者身上。如果家长认为孩子选择踢球没有风险,我就不相信家长不愿意把孩子送来踢球。”
(ALAN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