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粤校园足球谋求给力之道 古广明赵达裕教娃娃玩足球

  

古广明受聘为黄埔新港小学的名誉校长。 本报记者 廖艺 摄

  广东“校园足球”谋求“给力之道”

  本报记者 张喆实习生 申卉

  日前,广东省内最近半个月来由各种不同的民间力量推动,自发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校园足球”活动。如今,广东足球界人士达成共识:借目前广东职业足球日趋火爆的氛围,把广东打造成全国“校园足球”的模范点已是势在必行之举。

  旗帜性人物的“校足”情结

  古广明和赵达裕——“南派足球”两大旗帜性人物。自退役以来,两人便把主要精力投放于发展广东足球青训工作之上。近年来,古广明扎根黄埔致力于古广明足球俱乐部的成长,赵达裕则躬耕于番禺东涌的亿达足球俱乐部。自“校园足球”在全国推广以来,古仔和裕仔积极投身其中,而且潜心于发掘创新的发展模式。

  本月底,专程从德国返回的古广明受聘为新港小学的名誉校长,“搞足球青训真正要从普及面开始,不能一开始就以功利的选拔目的为出发点,我们首先要培养孩子们对足球的兴趣,从娃娃开始推广我们广东自己的足球文化。”古广明说。几乎在同一时间,亿达足球俱乐部举办了首届东涌镇赵达裕杯五人制小学生足球锦标赛。“每天下午放学后打四场比赛。以后每年一届,形成一个传统赛事。”赵达裕介绍说,“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比赛能形成一种社区的足球文化。”

  万力名人俱乐部现任理事长董良田则认为,校园足球与基层培训体系、乃至职业足球都不能脱钩。“校园足球的切实发展,需要理念、资金、场地、教练等资源的配合,要在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和社会之间形成一种机制,真正走向‘社会化’。”董良田表示。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校园足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