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福特宝与世界体育集团展开合作 中国足球借船扬帆

  前天上午,中国足协下属的福特宝足球产业发展公司与WSG(世界体育集团)在福特宝公司内举行了一个签约仪式,宣布在未来的四年时间里,WSG将与中国福特宝足球产业开发公司就“中国之队”项目实现全面合作,开发重点包括海外推广、商务开发、赛事管理等内容。此前,“中国之队”的推广及商务开发主要以中国内地为主,海外开发始终未产生理想的商业价值和影响力,为此,福特宝与WSG合作,期待实现“借船出海”,全面扩大“中国之队”海外推广范围,同时,福特宝将引进WSG的赛事管理标准及商务体系规范,提高赛事的管理水平。

  足管中心主任韦迪和副主任林晓华出席签约仪式,国家队主教练高洪波和国奥队主教练布拉泽维奇也一同出席,WSG则派出了总裁穆礼杰签署合同。这份协议可以算是2011年中国足协签署的第一个重大的商务开发协议。签字仪式进行得异常神秘,中国足协没有邀请任何媒体参加,现场只有当事双方的相关人员,与五年前中国足协签约瑞士盈方的高调态度截然相反。签约仪式结束后,中国足协没有立即进行通报,只是在前天深夜才在官网上简单通报了一下情况,没有详细透露双方签约的责权利。

  此次合作,在足协看来是将“中国之队”的推广和商务开发推向海外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合作。在外界看来,实际上这种合作就是把“中国之队”品牌下的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中国国奥队(U23国家队)、中国国家男子青年队、中国国家女子青年队、中国国家男子少年队、中国国家女子少年队的海外商务开发权打包卖给了WSG。至于双方究竟采取何种合作方式,如何进行利益的分配,目前暂不清楚。

  本报记者 胡锐凯

  新闻分析

  这是对哈曼的臣服

  与WSG携手进行“中国之队”的开发其实是一个迟到了5年的合作。2006年盈方公司开出了高于WSG数百万美元的价格,让中国足协高层“见利忘义”地“抛弃”了WSG。

  为了数百万美金口头上的承诺“抛弃”WSG对中国足球来说打击不小。因为WSG并不是一家没有背景的公司,他们的后台就是现在权倾亚洲足坛的亚足联主席哈曼。2009年11月,亚足联和WSG签署总价值达10亿美元的独家战略伙伴协议,垄断了亚足联下属的体育营销、赛事管理工作,足见其与哈曼关系非同一般。而2006年,当时的中国足协高层并没有想到这一层,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连串的“预料之中”的打击来临了:2006年签约盈方放弃WSG后,当年就有人放出狠话,“世预赛你们就等着和澳大利亚同组吧。”结果,中国队在南非世预赛上被抽进“死亡之组”。相关人士在2008年2月的中伊之战前认为,中国队将在6月14日前结束这次预选赛。这都在随后得到应验。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2007年亚洲杯上,作为上届亚军的中国队被划为第三档次球队。

  吃一堑长一智,当又一次世界杯预选赛即将来临的时候。足协突然悄悄地与WSG签约,在外界看来是中国足协对哈曼的一种“臣服”。在现今中国足球在亚足联内并没有太多话语权的情况下,要想在世界杯预选赛、奥运会预选赛中不被“暗算”,中国足协只能服软,通过与WSG签约的方式,以合作开发为代价,谋求一定意义上的公平待遇,帮助中国足球在世界杯和奥运会两大预选赛上出线。不过如此方式究竟能不能达到中国足协期望的效果,还有待事实的检验。本报记者 胡锐凯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